山东商报刘庆英
2020-07-07 17:15: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庚子初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山东商报卫健领域的记者,刘庆英的战疫报道从除夕夜就拉开了帷幕。从1月24日到4月21日,她奔波在新闻报道疫线,始终牢记一名新闻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文字和画面,为这一特殊时期做了注脚,为全民抗疫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缩影和瞬间。
战斗打响
1月24日,山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山东商报随即组建新冠肺炎疫情融媒报道组,刘庆英就是融媒报道组中重要成员。
大年三十晚上七点多,刘庆英还在新泰老家。突然看到山东省中医院第一批医疗队组建完毕、待命出发的消息,她的神经立马紧张起来,首先想到的是联系医院,获悉准确消息。紧接着,各家医院医疗队待命的消息接连而来。抓紧采访,连夜赶稿,直至凌晨两点。而医疗队整装待发的消息一经新媒体发出,阅读量即达100000+。
大年初一,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出发,138名白衣战士将踏上抗疫征程。但因具体时间未定,刘庆英继续联系卫健委、各家医疗机构,通过微信、电话一遍遍地询问,以确定医疗队出发的准确时间。直到下午三点左右,陆续得到出征的准确时间,遂紧急联系在济南的同事赶赴现场,她则通过电话采访出征队员,写稿、成稿、传稿,传图、传视频,整理出征队员全名单,直到医疗队到达武汉,传回落地照片,已是夜里十二点多。
大年初二,刘庆英从泰安老家紧急赶回济南,接着就是马不停蹄地奔波采访:参加发布会,送别医疗队,连线医护人员,走进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紧盯各医疗队动态……频繁出现场,神经高度紧绷,晚上做梦,她梦到自己被感染而惊醒。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厨艺和美食,她却有多次下午五六点才吃上午饭。有天夜里两点左右,胃里翻江倒海,吐完她才觉得好受些。
走进疫线
1月29日,刘庆英到济南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采访。工作人员说,这里是疾控中心最危险的地方,因为所有的采集样本都送到这里,包括阳性的。面对未知的病毒和风险,为了让公众早日了解新冠病毒的真实面目以及检测过程,刘庆英毫无畏惧地走向实验室,首次与新冠病毒近距离接触。
而像这样的采访,几乎贯穿着刘庆英新闻报道的始终。在医院、在机场,送别一批批医疗队时,捕捉着白衣战士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眼泪时常随着他们的讲述流下。2月7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目睹13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出征现场,看着一幕幕告别的场景,看着沿途警车开道、交警敬礼,听着机场出征誓言……悲壮之情油然而生。
山东省胸科医院、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也是济南乃至山东与新冠病毒战斗的地方,这里有被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更有与新冠病毒战斗的白衣战士。这里也是刘庆英频频采访的现场。2月20日,在山东省胸科医院康复患者出院的现场,刘庆英近距离采访一位来自淄博的孕妇患者,记录下她和腹中胎儿平安出院的心声。
在山东省血液中心位于省立医院东院区的采血房舱前,第一时间报道了康复者捐献血浆的经过和意义。
前线播报
湖北前线艰辛,抗疫战士的故事、经历值得记录、书写。而这也是刘庆英新闻报道的方向之一。通过连线,听他们讲述向险逆行的桩桩件件,向公众及时播报前线战况,留下珍贵的历史瞬间。
与前方一位重症医学专家连线采访时,当听对方说自己也有各种慢性病,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下关节疼痛,为了避免感冒晚上穿着羽绒服睡觉时,刘庆英忍不住哽咽,既为他们感到心疼,也为他们感动骄傲。而这也成了刘庆英新闻报道的动力,她要尽己所能地再现抗疫白衣战士的经历,传递正能量。
见证了一批批医疗队前赴后继出征的场面,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见证了一批批患者痊愈出院的场景,记录下其背后医护人员的辛苦奋战;见证了一批批一线勇士逆行的身影,记录下他们的坚守和默默付出;见证了一个个康复者撸袖捐献血浆的时刻,记录下他们感恩的心情和传递的希望……从1月24日到4月21日,刘庆英奔赴在战疫报道一线,采写稿件百余篇,发布前线日记近200篇,其中有四篇稿件点击量达100000+,至少四篇稿件作为样稿被其他媒体转用。她采写的《实验室里,每个检测员都有场“高危实战”——“只剩病毒和我,我只有打败它”》等9篇稿件,获选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战疫好作品。
当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陆续平安回家,刘庆英继续紧盯在现场,记录凯旋战士的战疫故事,记录疫情面前的鲁鄂情深,记录他们重回故里、重返岗位的点点滴滴。
责任编辑: 梁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