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三个结合”,打造“人大讲堂”特色培训品牌

大众日报记者 从春龙

2023-03-08 14:53:1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进一步提升人大干部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烟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着眼于构建科学务实的干部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培训载体建设,通过创设“人大讲堂”,坚持“三个结合”打造“人大讲堂”特色培训品牌,为干部充电赋能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平台。

坚持铸心魄与强素质相结合,精心打造培训课程“集成块”。立足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谋划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区分通识类、专业类、拓展类课程,整合线上与线下、集中和自学多种资源和培训形式,既保证学习培训的系统性、完整性,又突出学习培训的专业化、个性化。定期编印《干部强本领手册》案头必备书,组织所有干部每日必学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履职必备的法律法规,同时配套建立学习笔记集中展评和知识测试制度,将学习“软任务”变为“硬约束”。邀请专家围绕公文写作、公务摄影、语言表达、廉洁从政等进行集中授课,专题培训穿脱防护服技能,同时创设“年轻干部论坛”,组织青年干部定期交流分享读书心得,着力培养一支志趣高雅、本领高强、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坚持塑优势与补短板相结合,全面提高干部“硬实力”。聚焦主责主业开展专业培训,巩固提升专业素质优势。充分继承发扬人大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开展“老带新”经验分享会,由常委会留任副主任当“教员”,分享履职经验,传承人大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建立“1+N”业务培训体系,以“人大讲堂”为中心,以各委室分讲堂为辅助,围绕地方立法、财政经济监督、城建环保、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全员讲业务,全面提升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业务工作能力,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人大骨干力量。梳理修订人大机关制度,并纳入培训内容组织经常性学习,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补齐能力短板。聚焦破解文字能力不够强的问题,举办综合文稿及新闻稿件写作培训班,邀请领导、专家为干部传授写作经验和技巧。聚焦破解哲学思维不够强的问题,开展干部读书分享会,交流心得体会,加强思想碰撞,进一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活化培训形式。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综合采用请专家现场讲、网络同步学、外出专题学等方式,举办“人大讲堂”29期,组织外出参加全市人大代表培训班3期,到外地市开展业务学习8次,较好提升了培训层次和培训效果。

坚持服务大局与下沉一线相结合,全面展现培训“新作为”。重视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作用,将抓培训、提能力、促工作的切入点、落脚点放在中心大局上,将干部培训课堂下沉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专门制定《关于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以高标准履职助推全市率先走在前的实施意见》,主动衔接市委中心工作,组织人大干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带头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倍增企业培育、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第一时间向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发出“同心奋楫助发展”倡议书,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包联企业,做到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代表有作为。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党员干部经常到社区报到服务;在全市建立162个镇街联络站、101个社区(村)代表联络点、38个企业代表联络室,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为民服务办实事中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和能力本领。(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王晓东 李杰伟 许坤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