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7人上榜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

2023-12-06 10:44:0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龚鹏

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评出并公示,西海岸新区7人上榜

崇德向善树榜样,好人共生满城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根据市文明委年度工作安排,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2023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日前评出35名正式候选人(含2个团队)并进行公示。其中,西海岸新区共有7人入围正式候选人,总比占全市入围人数的五分之一。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健全培育机制、丰富宣传载体、强化带动效应等方式,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蔚然成风,好人共生效应愈发凸显。今年以来,新区共有2人获评中国好人(占全市2/3),12人获评山东好人(占全市1/5)。截至目前,新区有2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以及行业类全国最美人物等荣誉,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西海岸新区七名正式候选人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于义睦

他播撒文明火种带动一城好人共生

于义睦,男,汉族,1976年7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公交驾驶员。

24年来,于义睦以公交“十米车厢”为原点,用万里车辙书写助人为乐的精神丰碑,年均受到各类表扬1150余次,累计从事志愿服务达16700余小时,车厢内外帮助乘客达2000位,其中百余人是他的长期志愿服务对象。

他榜样示范,带动千人投身公益。2012年,于义睦发起成立义睦创新工作室,陆续带领2400余名同事成立21支志愿服务团队,组建“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十多年来,他组织带动超15万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活动,长期帮扶160余个家庭和8所机构,带领团队募集150余万元用于公益项目,个人投入13万余元。于义睦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劳模宣讲团成员、青岛市劳模宣讲团成员等,被聘请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10余所学校兼职辅导员。十多年来,他累计宣讲600余次,受众超12万人。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服务之星等;其工作室获评山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也专题解读于义睦带动形成的“好人共生”现象。

【诚实守信】周思奇

一诺千金“好女儿”12年照顾同学双亲

周思奇,女,汉族,1982年1月生,山东青岛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初级中学教师。

高中同学不幸离世,留下孤苦双亲,周思奇用温情的坚守和陪伴,与老人逐渐建立起如父如女的亲情,抚慰了无依老人受伤的心灵,温暖了一个痛失亲人的残缺家庭。她以一个“女儿”的身份,默默地选择了儿女担当和细微关怀;以亲人般的体贴,帮助老人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从而阳光快乐地生活。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俨然成了老人“孙女”式的小棉袄,幸福的院子里洋溢着欢乐亲情。

12年如一日的陪伴,她无怨无悔、甘之若饴。从筹集善款到采购生活物资,从日常问候到关怀探病,她始终坚守“爱己及人”的原则,让爱心不断档、不缺席。老人生病时,她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老人身旁;逢年过节时,老人家里充满了祖孙三代的欢声笑语,亲情接续让这个家完璧如初。作为一名教师和妈妈,她以身示范,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在无形中播撒下爱心的基因和种子。今天,她用无言的坚守,阐释着人间大爱;明天,她将继续勇毅前行,矢志不渝耕耘爱的土壤。周思奇先后获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年夫顺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带头人”

年夫顺,男,汉族,1962年8月生,安徽蚌埠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电子测量仪器学术带头人,担任国家和军队多个测量仪器专家组组长。

他围绕“四个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民族仪器振兴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破解了西方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与国外并跑,成为国产仪器行业一面旗帜。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到第三代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频率覆盖100kHz~110GHz,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位列世界前三;他主持研制了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仪器,测量频率覆盖50GHz~1.1THz,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位列世界前二;他构建了国产化通用测量平台,集成材料、器件、天线、雷达散射截面等测量系统,解决了大型相控阵天线、隐身材料、隐身装备、5G移动通信等测量难题;他主持微波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仪器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研制,微波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仪器关键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其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2)、二等奖4项(均排1),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均排1),发明专利70项(授权46项),国家与军队标准3项(均排1),论文和论著85篇。

【敬业奉献】刘高利

生命赛道上最“走心”的心血管手术匠人

刘高利,男,汉族,1981年8月生,山东莱阳人,中共党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山东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工作以来,刘高利参加心脏外科手术9000余例,主刀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年龄最大冠状动脉搭桥患者87岁,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左心室成形+室壁瘤切除+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并首次成功实施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夹层,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10年9月,他访学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儿童医院;2012年至2013年,他在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培训;2015年他再赴南半球最大心脏中心——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对主动脉血管病变的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成形术及再次心脏手术等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使他在外科技术及手术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刘高利主要致力于主动脉外科和微创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在他和团队持续努力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由国际30%的死亡率降低到5%,手术时间由8-9个小时降低到4-5个小时。刘高利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导丝导管,是全国不多的集“传统开胸”“介入”“微创切口”和“复合/杂交”技术于一身的医生,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敬业奉献】刘耀徽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核心生产系统的创新先锋

刘耀徽,男,汉族,1993年6月生,山东山亭人,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任信息技术部副经理。该同志先后获得山东省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山东港口“杰出青年”等荣誉。

作为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的青年科研骨干,刘耀徽怀揣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全程参与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二、三期工程核心生产管控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他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攻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AGV智能调度系统、新一代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智能控制系统(A-ECS)及码头智能监管系统等9项“卡脖子”技术,其中4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向世界展示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青岛力量、“中国方案”。他发布标准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及竞赛奖项15项,助力青岛港自动化码头9次打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实现码头利润总额、业务量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长,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敬业奉献】李洪刚

坚守城市管理执法一线的“志愿先锋”

李洪刚,男,汉族,1975年3月生,山东沾化人,中共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业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中级经济师。此外,他还是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奉法尚德志愿服务队队长、青岛热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务大队副大队长。

他永葆工作热情,自部队转业以来17年坚守在行政执法一线,以“治理新面貌、服务新生活”的务实作风,投身于城市环境品质整治提升。他热心为群众,年均化解群众诉求事项500余件,累计为群众办好事190余次;他摸索出耐心劝导、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他说“执法也是服务,凡事要从老百姓的理解做起”,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他心系爱心公益,20多年来坚持志愿服务,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一批又一批同事加入到志愿队伍中,他带动130余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组织无偿献血360余人次,还利用业余时间给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开展急救培训逾2.4万人次。扶危助困、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的精神在他的身边蔚然成风。他荣获“青岛市执法标兵”“青岛市最美救护使者”“青岛市优秀志愿者”、青岛市“文明市民”等称号。

【敬业奉献】周衍默

照亮基层文化舞台的“老黄牛”

周衍默,男,汉族,1967年8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泊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多年来,周衍默根植乡镇宣传文化沃土,组建首家镇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开展惠民文化活动200余场;整理推送11个项目入选各级“非遗”目录;参与打造“泊里民俗博物馆”“蟠龙村史馆”“泊里手造馆”和“中共藏马县县学旧址”等文化阵地;组织编写《沙岭子村志》《邵家岚村志》等5部志书,参与编写《红色泊里》《泊里镇志》等。他主导举办“泊里镇歌手大赛”“泊里镇文化节”“泊里镇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推介宣传“泊里大集”,连续7年被中央电视台重点报道;先后撰写新闻稿件近千篇,全方位推介泊里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基层文化战线上的‘老黄牛’”。此外,他笔耕不辍,先后出版《流淌在岁月里的歌》《颂歌嘹亮》等文学作品,散文集《飘香的土地》荣获西海岸新区首届“琅琊文化奖”,创作反映泊里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台剧《那年红旗那年雪》一经上演,引起强烈反响;主编的《味道泊里》美食书籍走进全省“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先后获评“青岛市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全省乡村阅读榜样”、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责任编辑: 苏芃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