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新区|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做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

2021-08-18 11:05: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董梅雪 通讯员 毕海虹

张连钢,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在业内,大家都称他是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

1983年,张连钢从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分配到青岛港。几十年来他扎根一线,专注于港口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勇担重担,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建成了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他带领的“连钢创新团队”获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张连钢(中)与团队成员在码头上研究建设方案。

牢记科技报国初心,立志改变港口面貌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连钢参加了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的筹建,他刻苦钻研国外先进技术,但向国外专家请教核心问题时,却常吃闭门羹。这激发了他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他立志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改变中国港口技术落后的面貌。

凭着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不服输的钻研劲、闯劲,1985年,张连钢参与了“六五”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参与开发了“青岛港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使青岛港集装箱码头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他主持完成了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突破,实现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创新,该技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首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在全国港口全面推广,目前已累计节油逾百万吨、节支数十亿元,得到业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2011年,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张连钢的身体亮起“红灯”,他被查出患有肺癌,接受了一场大手术。术后,他没有休养,而是将康复期作为潜心思考港口未来发展的有利时机,提出了“混合动力”轮胎吊节能技术方案,节油效果达55%以上,得到业界同行的赞扬和肯定。

攻克自主智造难题,打造“最聪明”的码头

在港口集装箱战线奋战了三十多年的张连钢,心中始终挂念着码头作业的最高端形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国虽是港口大国,在这个领域却是一片空白。

2013年,青岛港集团提出建设全自动化码头。在选择项目带头人时,在港口码头的业务操作、设备、技术、管理、自动化控制方面具备丰富经验的张连钢被大家寄予厚望。虽然当时刚做完手术,他还是咬牙接下了重任。

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地,张连钢带领团队成员抱着“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初心和决心,开始了艰难探索。那是张连钢最煎熬的一段日子,无数的问题从各个小组向他涌来,往往上一波问题还没解决,就又要面临新的问题。在巨大的压力下,他的身体又发出了警报——他发现自己身上长满了红斑,前胸到腿上全是紫癜。医生诊断,这是由于疲劳过度导致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拼命干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为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张连钢把节假日基本都变成了工作日,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下半夜。在1000多个日夜里,他“5+2”“白加黑”地拼命干,补知识、查资料,开了3000多场大大小小的专题分析论证会,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码头开工建设后,他昼夜奋战在建设现场,每天召开工程推进会,协同推进土建、供电、业务、设备、IT系统等十几个专业部门的建设。

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期正式投产运营,用3年半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在世界港口界树立了“短周期、低成本、高效率、全智能、零排放、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中国方案”创新不止,拿下多项“世界第一”

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过程中,张连钢带领团队蹚出了一条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的路子。

在自动导引车的研发方面,他们摒弃国外通用的铅酸电池换电方案,自主开发了锂电池循环充电技术,与国外的方案相比,节省建设成本1.2亿元,车重减轻12吨,电池寿命从2年延长到10年,并实现了续航时间无限制。港口大型机械防瞬间大风是一个长期困扰行业的安全难题,要在几分钟内完成设备的锚定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为此,张连钢和团队成员研发了“一键锚定”系统,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所有大型机械防风锚定,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019年11月28日,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开港运营,比一期工程工期再缩短一半,工期只是国外同类码头的1/5,再次以“中国智慧”创造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并以全球首创氢动力轨道吊、全球首家实现5G全覆盖等6项“黑科技”,建成了全球首个基于“氢+5G”的智慧生态码头。

如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桥吊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已达到36.2自然箱/小时,最高达到47.6自然箱/小时,连续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张连钢带领团队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走下了云端,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目前,张连钢正带领技术骨干加快推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系统、5G通信、北斗应用等10余项重点创新项目的研发落地,力促自动化码头走向更加智能的未来。

责任编辑: 苏芃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