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灵山卫街道玉皇山路社区:百年小山村奔赴“诗和远方”

2023-12-06 10:44:0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梁玉鹏

灵山卫街道玉皇山路社区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

百年小山村奔赴“诗和远方”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名单,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玉皇山路社区榜上有名。

据了解,玉皇山路社区地处小珠山南麓,由毛家山、月里涧、河西崖3个自然村组成。该社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非遗项目星罗棋布。

近年来,玉皇山路社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标,引领社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走进玉皇山路社区毛家山股份经济合作社,探寻该社区获评全省文化生态名村的底气与实力。

环境宜人风景美 乡村四季有花赏

冬日的毛家山少了一份绿意,却多了一份闲适。沿着进村路向北而上,沿街的两排杏树葱茏不再,三五新发出的枝丫展示着新生姿态。“今年,我们对村内200余米主干道两侧的杏树进行了梅花嫁接,进一步丰富村庄‘四季花园’的内涵。”毛家山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瑞亮介绍,过去每到杏子成熟时节,道旁的杏林免费向游客开放,供其观赏和品尝。但因游人数量众多、游客素质不一,摘杏的同时对杏树造成了一定伤害,并且掉落的杏子碾压后不好清理,给整洁的村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综合考量后,村里决定对杏树进行梅花嫁接,让村庄实现“四季有花”。

沿着村内东西主路向西而行,一条河流顺着山势由北向南而去,在村南侧汇入月亮湾水库。刘瑞亮指着河流两侧向记者介绍,村庄围绕河流地势依次种植了桂花和凌霄花,打造“凌霄一条谷”景观——凌霄花开放时,流水和大片凌霄花相呼应,成为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庄有重点、有规划地对村内进行‘花园村’打造,让村内四季有花可赏。村民房前屋后保留了樱桃树、杏树等多种果树,绣球花、月季花等颜色靓丽的花卉也是村民普遍种植的鲜花品种。”刘瑞亮表示,毛家山依山而建,建筑风格自然古朴,其中许多房屋已历经百年沧桑,历史底蕴浓厚,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包括村庄道路硬化、污水管道铺设、河道景观改造等硬件设施得到持续完善提升,对于村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起到了极大助推作用。

海水豆腐美味传 传统非遗聚山村

“老板,买块豆腐。”上午10时,陆续有一些顾客到村民林学鹏家购买海水豆腐。很快,桌面上的一整块大豆腐就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记者发现,与市面上常见的豆腐相比,海水豆腐的颜色要黄一些,切一块放进嘴里品味,豆腐质地紧致,唇齿之间满溢豆香。

“80后”林学鹏跟着母亲学习做海水豆腐已有六年时间。“过去,我们只是逢年过节才做豆腐。近几年,村里发展旅游,外来游客增多,知道毛家山海水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尝尝鲜’,我们于是天天制作并售卖。”林学鹏介绍,“因为这里靠近海边,制作豆腐的海水就地取材,选取退潮后岩石水坑内干净的海水,经过过滤沉淀等步骤后再用来做豆腐,所以豆腐的口感很好。”林学鹏告诉记者,他们制作的豆腐还卖到了市南区和崂山区,现在百分之九十的顾客都不是本村人。

记者了解到,除了海水豆腐,在玉皇山路社区,茂腔、剪纸、扎染、葫芦烙画、手工雕刻等非遗项目也在这里流布。为进一步让非遗走进和融入现代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利民惠民的良好氛围,毛家山经常举办非遗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至16日,灵山卫街道玉皇山路社区毛家山山会在此举办;6月10日至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玉皇山路社区毛家山非遗市集又在此举办。同时,村里还举办了11期杏运市集,期间,茂腔、剪纸、糖人等摊位集聚,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参与其中,每日人流量达3000余人,有效提高了群众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自觉性。

文旅融合搭平台 聚拢人气助增收

在毛家山东侧的齐鲁之间生活村,聚集了包括扎染、茶艺、手作、木工、陶瓷、版画等在内的20余处文化小屋,这些文化小屋都是在原有民房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装修打造而成,在保留传统民居结构特点的同时,让文创产业扎根乡村。

“齐鲁之间是以‘保留传统,延伸艺术,接引生活’为运营宗旨而打造的乡村美学集群,我们在这儿开展了很多活动,像杏运市集、乡村音乐会、美学交流会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离城市很近的乡村平台,让大家不出远门就能感受古朴和美好,保留心中家乡的味道和乡愁。”齐鲁之间生活村运营负责人殷增超说。

据了解,齐鲁之间生活村综合文旅项目立足乡村旅游、传统文化传播及休闲体验定位,于2018年动工,2019年对外开放。项目涵盖茶空间、素食文化餐厅、杏运咖啡、乡村文创研发等业态板块,让游客在旅行中体验别样生活方式。随着齐鲁之间·杏运市集的持续开展,齐鲁之间生活村和毛家山的名气越来越大,产生的虹吸效应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咖啡馆、文创工作室、民宿等现代产业扎根百年山村,不仅增加了乡村人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可为村民增收2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村民增收300余万元。

如今的玉皇山路社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深挖本土文化内涵,借助文创产业集聚,探索出以“生态山林观光与乡村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打造了集“游、学、品、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蹚出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责任编辑: 苏芃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