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红星丨莱西:“五个一”精准帮扶,让后进有后劲争先进
大众日报记者 刘宪伟
2023-08-04 15:42: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为解决农村党建“点高面低”不均衡的问题,莱西市成立12个调研组,对全市111个新村、824个自然村精准把脉,综合组织“弱”村、信访“乱”村、经济“穷”村三种类型,倒排50个后进自然村,由市级领导、市直单位顶格包联攻坚,实施“五个一”(1名市级领导联村、1个市直单位包村、1批产业规划兴村、1批财务制度管村、1批共富项目强村)精准帮扶,助推“后进村”蝶变为“后劲村”,实现村庄组织强、产业旺、治理优、生态美。
一名市级领导联村,把后进村扛在肩上、靶向攻坚
为切实抓好后进村整转工作,莱西市把市级领导联村作为有力抓手,33名市级领导干部下沉50个后进村,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联系帮包提升难度最大的村,每季度到联系村召开所在新村区域共建议事会,带头研究整顿提升计划,全面调度攻坚进展情况,通过亲自抓、直接管,推动各类资金、资源持续向后进村倾斜。
“自去年开展‘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以来,马连庄镇在共富公司培育特色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莱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桂晓峰在马连庄镇调研时指出,强村共富公司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充分结合,由党组织主导成立后,要紧紧依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作用,内联镇村、外联市场优势,更好地统筹公共资源、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向后进村倾斜,加快推动农村共同富裕实现重大破题。2022年山东省首个“瓜果盒马村”落地马连庄镇,为推动全省农业数字化、现代化发展迈出了崭新的一步。目前,马连庄镇建起了“1+7+N”联动共富经营体系(1个镇共富公司+7个新村共富公司+N个产业党支部),实现农户每年土地收益2000万元。
一个市直单位包村,把后进村抓在手上、盘活转化
“目前集体创收项目及经济收入情况如何?”7月27日,莱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英到包联村庄——院上镇曹官屯自然村、礼格庄自然村走访调研,了解村庄发展、建设及长远规划,深入分析后进原因、短板,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按照“党建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原则,莱西市统筹安排43家常委部门、经济运行部门、有项目资金的部门,分别与1-2个后进村建立帮包关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靠上指导,每月到帮包村现场办公并参加所在新村“两委”会议,明确可倾斜的资金、资源,一村一策,精准解决后进难题。
为推动人居环境全域提升,莱西市采取抓“点、线、面”动态结合、抓典型样板、抓组织引领等不同方式,分区域推动整治工作有序落实。针对河头店镇洙河新村辖区内松旺庄、初家、抬头、枣行4个自然村布局呈四点一线的实际情况,采取“先打造成线,后连线成面”的推进方法,将4个自然村打造为绿化提升的“排头兵”;针对宝莱新村辖区内村庄分布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采取打造口袋公园、文化广场等方式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强化复耕复垦提升绿化水平,在关键点打造的“精品工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间”,村容村貌持续提档升级。
一批产业规划兴村,把后进村嵌在链上、以特制胜
针对后进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路径不明确等问题,莱西市坚持组织统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强化示范带动,协助村庄深挖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综合考虑可操作性、实施周期等因素,制定3-5年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胡萝卜、甜瓜、花生等“土字号”农产品,赋予养生、时尚、休闲等属性,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小龙虾、大闸蟹、预制菜等“特字号”产业链,发展文创、民宿、餐饮、夜经济等业态,增强竞争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面对秋月梨销售难问题,河头店镇迅速成立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主动对接青岛蓝城乡村振兴公司,搭建起公司与村庄农户之间的桥梁,精心打造“莱西梨飨”秋月梨品牌,帮助村民拓宽销往全国各地的渠道,秋月梨单价高于市场1.3元,让村民尝到了甜头。院上镇长汀寨村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传统手艺”的模式,为扫帚产业赋新能,村合作社年加工扫帚10余万把,销售收入达到100余万元。目前,莱西市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支撑的农业品牌矩阵,已培育出店埠胡萝卜等青岛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浩丰绿行者蔬菜、官道小米等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27个,形成了“大品牌顶天立地、小品牌特色多元”的发展格局。
一批财务制度管村,把后进村管在细处、堵塞漏洞
为夯实村庄抱团发展的经济基础,莱西市深入推进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落实集体资产清欠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清收债权、化解债务、规范合同,让“散”的乡村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严格按照“五议一审两公开”要求,执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落实会计职业化改革,推行村级经管员镇聘村用、统一管理,实现收支程序更加规范,资产管理更加有序,审批效率大大提升,财务支出计划性大大增强,村庄发展更加均衡,群众权益得以保障,倡树了公平公开正义的政治生态。
姜山镇积极承担了莱西市党建统领公共资源共享试点,采取清产核资、资产融合、规范管理三个步骤,通过“清、收、合、管”,探索建立农村财务管理预决算机制,实现资源抱团,搭建发展平台,规范了基层小微全力,新村真正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通过集中攻坚,姜山镇清缴债权1681.28万元,清偿债务1426.89万元。特别是盘活全镇低效闲置用地57宗、3600亩,引入华元大健康、凯丰德包装、万兴建材等23个高效能、高产出项目,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园区形象,也为集体增加了收入。2021年,姜山镇涉及农村“三资”方面信访案件同比下降了63%,2022年同比下降39%。
一批共富项目强村,把后进村强在实处、个个过硬
莱西市坚持指导村庄搭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富公司、产业协会等发展平台,建立要素需求清单,村庄提供闲置院落、厂房、土地、人力、产业等优势要素和资金、标准、加工、渠道等发展需求,加大农村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培引现代农业项目,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通过拓展共富工坊、共富商圈、共富云仓等多种业态,把产业链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村集体和村民。同时开放24个基础条件一般但具发展特色和潜力的自然村,招募“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吸引更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帮助村庄找准发展目标和路径。
“徐卫峰作为招募的第一批合伙人,已利用自身人脉与合作资源吸引了6人新加盟红色合伙人,推动了微藻产业研究院、山东省菜篮子工程等项目落地。”据莱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迟宗兴介绍,全市招募的434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通过牵线搭桥、铺路架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作为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专业性农业服务企业,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望城街道后堤新村结对后,充分发挥公司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优势,提供粮食“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为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目前,莱西市已成立102家村级共富公司,158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5%以上,更多小农户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刘宪伟
通讯员:孙澳丽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相关链接: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责任编辑: 刘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