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权威访谈|山东女子学院王鲁:传播学视域下的女大学生思政教育
2020-11-18 10:15: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王鲁
自2009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以来,女生占比不断增加,2019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生中女生占比51.72%,研究生中女生占比50.56%。面向女大学生的教育,应遵循其成长成才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此。
图1:2009-2019年女生在本专科和研究生中的占比
笔者分别面向女生和男生开展了“思政课学习情况”和“网络媒体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对思政课学习的定位清晰,但同时存在功利化的思想。78.84 %的受访女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出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定位非常清晰。但有近四成的女生认为“学习内容不像专业课那样能马上解决实际问题”,是导致自己“学习思政课不够投入的主要原因”,折射出对该课程的学习抱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2.更易受到具有榜样意义的教师和同学的影响。32.73%的女生将“高尚的人格魅力”作为“思政课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超出选择该项的男生近8个百分点。女生还希望更多了解身边的榜样,58.73%的女生希望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补充“校园中发生的事例或朋辈的事迹”,超出男生近16个百分点,这也与有近八成的女生将“亲朋动态”作为自己在网络媒体中最关注的信息相一致。
3.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期待区别于男生。在回答“最希望与思政课教师交流的问题是什么”时,超过三成的女生和男生都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排在选项的第一位,另有31.03%的女生选择了“个人发展规划”,超过选择该项的男生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女生在未来的求职择业中遇到的情形更加复杂有关,女生对人生规划往往有更多的困惑和迷茫,亟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内外给予关注和回应。24.8%女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缺少创新”是影响学习效果主要原因之一,超过男生的16.8%。对于“最认可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排在女生选择前两位的是案例分析(77.09%)和社会实践(67.82%),与男生的选择不同。
思政教育既是教育也是传播,拉斯韦尔在传播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理论,建构起大众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可以从这一经典传播学理论中获得有益启发。
1.推动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融合。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形式已由单向度的接收,发展为双向参与,倾听者与讲授者的界限已然消弭,思政课的教学首先要追求的就是师生融合,作为传播者,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具有把关的立场、信仰和能力。自觉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以“有信仰的教育者”的姿态讲信仰。主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与辅导员、班主任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关心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积极回应学生对于社会热点和人生规划的关切和困惑,做好“经师”的同时更做好“人师”,讲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成为触动人心灵的教育。
2.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融合。按照威格菲尔德和艾克尔斯的观点,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两种主观因素:一是对自己成功达成学习目标或完成学习任务的期望,二是对自己达成目标或完成任务的价值的判断。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前述两方面因素做出快速清晰的判断,加之由于思政课贯穿小中大各个学段,如果高校教师不能在课堂中讲出比学生已知内容更高层次的分析,带来新的启迪,学生自然会对“重复”的内容缺少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动机弱化,难以入脑入心。这就要求思政课既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守正创新,又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重点不在于教师知道什么,而在于学生不知道什么。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知识困惑,讲出各门课程背后的逻辑,讲出看似无用中的大用。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按照专题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参考书目,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和充分的讨论空间,构建教师“领跑”学生“跟跑”的学习共同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
3.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1972年,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进入人们视野,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对人们在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揭示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要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不仅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发力,还需要在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中注重议程设置,挖掘整理输出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说过,“教育不是填满一只水桶,而是点燃一团火。”我们需要通过思政课程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同样需要通过专业课程的魅力助燃学生心中的“火”,构建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形成协同效应。
4.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媒介是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是信息得以在空间中移动、在时间上保存的载体。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介融合共生,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设想的景象已然成为现实,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实地参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线上互动等延展至第一课堂以外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就要求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易班”、“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园微信矩阵等线上平台的功能,辅以宣传栏、电子屏、广播台等传统媒介的作用,实现同屏共振。同时积极开发线上红色旅游等虚拟仿真思政教育教学体验中心,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增强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辨别力,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构建起大思政的教育格局。
思政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属性融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政教育的本质和方向;知识教育属性融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支撑。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需要我们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发挥他山之石的作用,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吴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