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侯镇:宜居宜业展新姿
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2022-06-30 21:10:1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谋新篇,开新局。寿光市侯镇以“三看三比”作风竞赛为抓手,奋力攀登再出发,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创设了百姓宜居宜业良好环境,开启了“千亿级产业强镇”建设新篇章。
高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寿光市侯镇郭洼村现有村民297人,以盐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且零星分布,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导致种植成本高,利润低。村民收入低。如今,随着园区高端企业的落户,为村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高薪就业岗位,使30%以上的村民变成了工人,同时村民自愿出让土地集中流转,每亩流转价格达到800元以上,实现个人收入和集体收入双丰收。
由农民变工人得益于侯镇工业的高质发展。2020年,侯镇化工园区成功扩容,从原来的5平方公里扩张至现在的28.35平方公里,发展成为以高端生物医药、高端涂料、高分子新材料为主导的海洋化工产业园区。全镇企业职工约3万人,其中园区职工约2.2万人,80%为当地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稳定了工人收入。园区昊华轮胎的工人实行绩效工资,平均工资八九千元,经验丰富的工人月收入万元以上。
今年,侯镇海洋化工产业园区新开工项目10个,其中7个为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45.2亿元,可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侯镇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涉及高端医药、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续建、在建、拟建项目25个。其中在医药化工领域,新项目大项目不断涌现。同成医药正在新上年产16万吨氯系列医药中间体和高端新材料项目,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的特色原料药及其配套项目被列为省新旧动能转换第一批优选项目。
如今,侯镇紧盯“千亿级产业强镇目标”,坚定优势在工业,发展在工业,强化要素支撑,创优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新跨越。
上规模求品牌,现代农业有活力
侯镇为农业大镇,有玉米、小麦种植面积12万亩,始终以“做强粮食种植、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三大板块,夯牢夯实农业基础”为发力方向。鼓励村民把将手中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通过兴办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
今年2月,侯镇330家家庭农场联合成立“侯镇家庭农场联合会”,发挥集聚优势,规划建设“农资、农机、农产品销售展厅,与农资、农机厂商和下游客户精准对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侯镇南部形成了蔬菜、葡萄、果品等特色种植,其中成立冬季葡萄推广办公室,将葡萄种植规模、技术、效益、品质再提升,实现365天,天天都有鲜葡萄的新突破。2020年,侯镇葡萄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规划崔家村建设葡萄交易市场,配套冷库、冷链,将侯镇葡萄销往更广阔的市场。
侯镇正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在投资金融、科技技改、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全镇鼓励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农副加工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楼房、大超市、新学校,一个都不少
岔河片区党总支书记韩俊霞说,郭洼村、神树村、南宋岭村、北宋岭村在2021年住进弥新社区新楼房后,村民工作、生活有了质的变化,愿意务农的,成了家庭农场主。愿意工作的,进入园区成了工人,在侯镇只要踏实肯干,都能过上好日子。
侯镇镇区建设有紫金花园、锦绣华城、水岸家园等12个居民小区,商业开发的楼房共207栋,共计8000套左右、实际入住近2万人,入住率约80%。为加强小区管理,设立了镇物管办,探索“党建+物业”管理新模式,让农民居住更省心、更安心、更舒心。
穿越侯镇镇区的昌大路两侧,既有农商、工行、邮储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也有全福元超市、润格尔超市、佰家惠超市等商场,还有各种门头店铺。今年,对侯一片区进行了清理整顿,着力进行改造提升;对农贸市场进行了规范升级,侯镇古街开放了早市和夜市,百姓购物选择实现了多样化,也为沿街商铺带来客流量。另外,侯镇将新建一所优质中学,为就读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正在建设的综合门诊楼,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诊疗卫生环境。
“在镇上生活,吃穿住行都很方便,满满的烟火气、幸福感,都说侯镇今年大变样了。”侯镇居民王源源说。
侯镇正着力构建农业抚育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农业双轮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吴倩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