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开展多彩活动 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2022-09-19 18:00: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9月是山东省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青州市以“花开齐鲁石榴红 团结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举办了集中宣讲培训、文化宣传、民族团结第一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千年古城新崛起凝聚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青州市是山东省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县(市)之一,有回、满等34个少数民族成分、2.9万人。多年来,该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打响“红石榴”品牌,连续七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民族团结之花在古城处处盛开。
以产业发展筑民族团结之基
临近国庆节,早上五点,位于东门大街的隆盛糕点店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到八点,糕点就销售一空。
隆盛糕点是青州回族的特色饮食之一,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虽然不愁销路,但作坊式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场地和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得知情况后,政府做了兜底服务,协调银行以商标注册权的形式做了抵押贷款,还协调了工业园区的用地。”青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杨晓东告诉记者。
“感谢政府的支持,我们的产能比原来提高了近十倍,更加标准化、规模化了,‘中国驰名商标’拿下来以后,我们本土品牌逐渐走向了全国。”青州市隆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脱安利说。
这是青州加快民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助力民族产业发展,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青州民族品牌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快民族品牌建设,培植民族经济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扶持壮大民族食品行业,已涌现出规模较大的民族企业20余家。
在预制菜产业发展大潮中,以传统糕点、牛羊肉制品为代表的清真预制菜成为青州两大预制菜集群之一,民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以隆盛糕点为代表的民族食品行业达100余家,以郭桥村农家乐为代表的民族餐饮行业近300家,以青沪、圣奥等为代表的牛羊肉加工行业,年销售牛羊肉制品4万吨、营业额达20亿元。
以文化传承聚民族团结之魂
在青州市旗城学校,八角鼓非遗项目传承人赵连聚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并演奏八角鼓《风雨归舟》,匀称的节奏、顿挫的唱腔,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与传承人互动交流中,同学们对八角鼓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纷纷上手体验。
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体育特色深度融合,青州市开展了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体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种在学生心灵深处,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满校园。
该市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积极探索传承民族文化的新形式,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和发展。编辑出版《青州回族志》《青州旗城》等文化书籍,先后编排民族团结题材的电视剧《青州人家》、大型现代吕剧《情满人间》和山东快书《青州老街巷》等文艺作品。成立了民族画院、民族艺术团等8个少数民族社团,每年开展文体活动100多场次。同时,依托基层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送戏进村”、书画展、公益电影展播等系列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以民生改善培民族团结之根
在云门山街道夏钦园村新建的文体活动中心,不少居民正在体验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花毽,大家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幸福都挂在脸上。“正是因为有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才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富裕、发展越来越好!”社区居民丁景春说。
夏钦园村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得益于市里各项政策支持,村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我们定期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中开会学习,把党的民族政策带到群众中去,全体村民一起努力,把村子建成各族群众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村党支部书记丁鑫说。
为补齐民生“短板”,夯实民族团结的根本,从2017年起,青州市财政设立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增加到每年200万元。近几年来,该市还积极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00余万元,争取配套资金350多万元,支持11个民族社区的19个项目建设,受益各族群众达5万余人。
该市还在古城中心区域及重点民族聚居区建立了10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红石榴驿站”,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就医、务工等实际问题,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形成了“共居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
民族齐心同歌唱,团结花开满园香。当下快速发展中的青州,各族人民携手同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学习、和谐共居,凝聚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郑秀宝 马暖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