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区打造“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众日报记者 张蓓
2022-12-01 15:03: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由于历史原因,峡山库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布局不合理,散小乱弱;发展不平衡,民强公弱,初中学生流失率高达82%。围绕“优化教育生态,构建生态教育”,打造可复制的峡山“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峡山区研究制定《峡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和《峡山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模型》, 从党建引领、人才赋能、整体突破多个方面锻造教师队伍、优化布局结构、改善教育生态,推动库区教育优质、均衡、快速发展。
党建引领,“三红工程”提升教育品质发展高度。峡山区抓牢“红色堡垒”星级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36人、党建指导员49人,党务干部72名,举办“初心使命”培训班3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到基层宣讲84场;610余党员分批次赴潍坊“使命•担当”主题展馆、卢志英烈士故居开展党性教育;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评选五星级党支部4个,四星级15。围绕“红烛先锋”旗帜选树典型。强化党员实践教育,60余名“沂蒙精神”志愿服务队员开展满意度走访,发放“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8枚,全年新发展党员37人,新接收申请入党人员34人;推荐市级担当作为好支书1人,争创“实干奉献好党员”“党员先锋岗”“育人先锋岗”31人。积极构建“红心向党”育人体系。立足潍坊学院郑玄文化研究院平台,搭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联盟,开发“红色传承”实践教学路线图,刊发红色传统文化育人文章20余篇;荣获市级战役育人思政课“金课”和课程思政“精品课”12节,市级思政课教学比赛奖项3节,创建铸魂育人示范校1所,思政教学实践基地4处,提升城乡教育“红色传承”均衡一体化程度。
人才赋能,“三师工程”增强教育优质发展力度。围绕锻造教师队伍,峡山区大力实施干部教师领航工程。邀请市教科院联合举办教育干部业务能力提升暑期训练营,72名干部参与培训;线上线下为河北、贵州等省份作治校育人能力经验报告23人次;强化以赛促建、以展促优,刊发“峡山教育论坛”19期、“管理论剑”11期,持续提升校干队伍学校治理能力和素养,全力打造教育机制改革领军人才队伍。实施骨干教师头雁工程。承办潍坊市义务教育强课提质暨新课标学习现场研讨会,提供优秀示范课4节;荣获国家、省市优秀案例、标志性成果24项,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教助研”活动21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契机,为青年教师以干代训搭台赋能,引领全区2434名教师,参与人工智能助推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认定市级试点学校1所,全力锻造“高目标、高动能、高标准、高风格”的峡山教育铁军。
改革突破,“三模工程”深耕教育高质发展厚度。围绕构建优质、均衡、可复制的教育体系,峡山区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模型。扭住价值观牛鼻子,从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全方位强文化,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全过程强课程,从行政、民主、赋能全领域强管理,压减民办教育规模1373人,民办生占比由65.5%降至14%;撤并“小弱微”学校19所、幼儿园8所,整合5所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创建高质量公办学校1所。搭建五育融合整体育人模型。以“整体的课程培养整体的人”为逻辑原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整体目标,构建德智体美劳“大概念”课程体系。建构乡村教育振兴实践模型。在实现“校车革命”引领驱动下,持续投资3100余万元,大力推动“食堂革命”“厕所革命”“睡眠革命”,“村村通校车、校校有餐厅、人人能午睡、厕厕美容间、全域高质量”的生态教育局面初步形成。仅一年时间,学生流失率由去年的82%降至现在5%以下,被认定为潍坊市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实验区。(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马坤 曹鹏贞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