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农民主播” 卖出火爆农产品
大众日报记者 张鹏
2023-09-16 23:22:3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咱们这个西红柿皮薄肉厚,汁多沙甜,火山南瓜又甜又糯,火山小米煮出来香甜浓稠又好喝,想要购买的朋友们抓紧可以点击直播间下方的小黄车内进行购买了。”近日,走进昌乐县乔官镇唐家店子村电商直播基地,几名农民主播正在户外直播卖“黄金籽”西红柿、火山农八鲜等镇域特色产品,仅开播十分钟,直播间内显示在线人数就高达上千人,场面十分火爆。
近年来,乔官镇积极发挥党委“领头雁”作用,规划建设火山农业产业片区,同潍坊市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电商直播,将“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主播变成新农人,粉丝变成新农友,网络变成新农田”,为农民增长增收致富的“新本领”。
潍坊市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梁其安介绍说:“在直播电商发展初期,面临着主播数量少,聘请明星主播费用过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想到了让农民做直播的办法。但是在号召村民当主播的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三个难题,一是观念固化,天然认为主播是城里人、年轻人的职业,不敢去尝试;二是能力短缺,不会介绍产品,不懂营销话术,甚至面对镜头说不出话来;三是农民有顾虑,收益如何保障,产品售后如何去做?”为此,乔官镇创新实施“一转一提五保障”工作法,即转变观念,提升技能,提供账号维护、产品品控、品牌宣传、包装发货、售后服务五大保障,有效解决了农民“不敢播”“不会播”“不愿播”的难题。
转变观念,解决农民“不敢播”难题
唐家店子村党支部主动发动党员带头直播,由自然邦公司的主播进行“1对1”帮带,一同进行直播,率先打造了一批模范党员网红,通过他们实实在在收入的提升,带动周边村民参与。随着加入的农民越来越多,公司联合直播机构,聘请专业的老师,对周边村党员、村民进行直播培训。第一期共培训50人,有10人的粉丝量超过1000人。每人每天直播1-2个小时,直播时平均在线人数600人左右。带货20几单,每个农民主播每天销售利润达到300元左右。
“开始直播的时候要么不敢说话、要么说话磕磕巴巴,根本放不开,随着‘1对1’直播次数增加和培训的深入,现在我也不怯场了,粉丝量已经超过3000人了。”唐家店子村党员陈海霞介绍着自己的抖音号。
提升技能,解决农民“不会播”难题
依托自然邦现有的硬件设施和独特的销售模式建设直播孵化基地,为更多的农业创业者赋能。孵化基地在硬件上配备了培训室、户外直播室和室内直播室。在软件上,创新了全新的短视频加直播课程、一对一直播陪跑辅导。同时为各农民主播提供了从产品供应链、品牌文化设计、线上直播间搭建、消费者画像梳理等一条龙服务。
“我们公司自主研发了直播电商基础知识、直播间打造与团队组建、直播带货运营技巧、直播实战演练四大课程体系,通过情景模拟,分组教学,实战演练,跟踪孵化等方式,确保村民看得懂学得会。”自然邦公司网红主播张志滨的粉丝量达到10万人,年平均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000万元。
强化保障,解决农民“不敢播”难题
积极探索新模式,采取“品牌供应链+农民主播”的全新模式,自然邦公司提供账号维护、产品品控、品牌宣传、包装发货、售后服务等五大保障,村民只负责直播,按照销售额10%的提成,返还给农民主播,他们忙时干活,闲时直播,不出村便可以赚到双份的收入。同时,统一销售渠道,所有农产品统一从自然邦公司发车,产品运输全部走顺丰,保证隔日到、次日到。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彻底打消村民的后顾之忧。
农民通过直播带货提高了收入,公司通过农民主播壮大了直播队伍,增加了销售额,火山农业产业片区通过直播电商促进了产业发展和集体增收,实现了农民、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乔官镇党委书记田晓燕说:“下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做优农产品销售直播平台,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路径,用电商‘小窗口’撬动农业‘大市场’,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潘玺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