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理财思想

2020-12-22 09:58: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孟子

  □ 范 军
  《孟子》中虽然没有关于理财的专章论述,但很多篇章都对理财、赋税等内容有所涉及和论述。孟子的诸多理财思想,对现代政府理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的理财思想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的义利观是辩证、两全的。孟子的财政思想主要是重“仁”“义”。《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所以,孟子主张义而后取、见利思义。在孟子看来,可以先义而后取,但也要做到取利于民,用之有道。显然,孟子认为义、利是辩证统一的,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人的精神追求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反对赤裸裸、不知羞耻、不择手段直接追求利益。
  孟子的会计诚信观念。孟子思想在财务会计上体现为诚实守信,不做假账,讲求会计诚信。《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反映出会计的本质、内涵和原则。显然,孟子是赞同孔子的观点的。“当”具体表现为:对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守会计制度记录得“当”;对会计事项的记账和计算、结算要处理得“当”;会计人员要诚信为本、德才兼备、使用得“当”,对经济收支事项的会计处理要遵守会计制度和准则,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款相符。如实反映经济收支事项,会计人员一定要讲求会计诚信。这些方面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对促进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都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价值。
  实行轻徭役薄税负的财政政策。孟子主张“取于民有制”“省刑罚,薄税敛”,就是强调征税要有度,不要搞苛捐杂税,要轻征薄敛,减轻人民负担。孟子认为,“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否则,轻则伤国,重则伤民,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收成情况减征或缓征。孟子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时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以至于“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所以孟子主张“君子用其一,缓其二”,对这种重税加以宽减。孟子的这种主张,实质是仁政思想在财政上的体现。减轻税负,反对苛捐杂税、重重盘剥百姓,只有这样,才能本固邦强。促进生产,藏富于民,人民富裕了,财政才能有充足的收入来源。其中,按照十分之一的“度”征税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产权理论。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认为,百姓拥有固定的资产,才会安居乐业,才能有所顾忌,不敢犯上作乱、作奸犯科,不会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孟子说,百姓安居乐业,物质生活有保障,再大兴教育、大办学校,以仁爱、孝悌思想施行教化,引导人民提高思想境界,与人为善,从而形成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做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合理规划、重视生产达到富民强国的目标。孟子认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善政得民财”。孟子为贯彻其“仁政”,提出并创立了一整套以井田制为模型的理想经济方案,对后世限制土地兼并、缓和矛盾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治国理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统治者实行这样的仁政,可以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大篇幅论述井田制,就是要解决以农耕为基础的社会的根本问题,其中涉及了三老、官吏、学者等不直接务农人员的产生、比例,土地肥瘦的轮耕,老年人的赡养等具体问题,体现了平均思想。
  针对当时重农抑商思想,孟子还提出了重农不抑制商业的理论,农商并举相比于重农抑商先进了很多。在财政管理上注意储存和储备,孟子主张量入为出。孟子还提倡尊崇节俭的生活准则,要求在财政支出方面,做到克勤克俭,节省开支。
  另外,孟子主张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财政和经济工作。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鲜明体现了孟子尊重客观规律、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观点。孟子曾经以大禹治水为例,说明只有掌握水往低处流的客观规律,才能因势利导,疏通水道,完成治水大业;孟子又以揠苗助长的例子,说明违背客观规律,只能适得其反。经济和财政运行也有其内在规律,应当按照规律办事。孟子的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探讨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等方面的关系,也有很多启示。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