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发挥文旅品牌优势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大众日报记者 孟一
2022-11-07 15:21:1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鱼台,是儒家“孝贤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区域,是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故乡,“芦衣顺母”的故事妇孺皆知,“五里三贤”的佳话流传不衰,孝贤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先民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之花,在这里绚丽盛开。鱼台县文化和旅游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持续发挥文旅品牌优势,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今年以来,鱼台县立足文旅资源优势,持续建设“全域文旅名县”。全力支持惠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做大做强,惠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名单”,嘟嘟鱼花园(旧城海子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强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全域水系治理,深入开展沿岸风光带建设。以惠河为主线,串联鱼稼里广场、嘟嘟鱼花园、鱼城桃花源,打造特色水上旅游环线。设计完成特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湿地观光游、休闲体验游等7条旅游精品线路,其中4条在第六届中国·鱼台龙虾节开幕式上发布。举行鱼台惠河湿地—微山南阳古镇—滕州红荷湿地旅游线路通航仪式,打造“运河之旅”航线,推进建设水清、岸绿、景美、文盛的多彩廊道。丰富产品业态,构建文旅消费新格局。举办第六届中国·鱼台龙虾节、嘟嘟鱼花园灯光节,发放2.5万元优惠券,发展文旅夜经济。
今年以来,鱼台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四馆一中心”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为县图书馆配备智能化终端设备,多元承载群众文化服务功能。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开展文化活动共计66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举办鱼台县少儿艺术大舞台文艺展演,评选优秀节目参加全市少儿艺术大舞台文艺展演,荣获一等奖和组织工作奖;在济宁市群众展演合唱比赛中,鱼台县荣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精心组织送图书下乡活动,为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10万余册,发放惠民消费券8万元。
今年以来,鱼台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繁荣本土题材精品创作。组织“厚道齐鲁地 美德山东人”小剧小品剧本创作和“群众演群众看”活动,新创作品20余部,其中《铁面警花》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济宁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活动中荣获全市二等奖和组织工作奖。用文化滋养文明城市发展。成立5个具有文化艺术创作特色的工作室和鱼台孝贤书院,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指导文艺工作者创作小说《乡村振兴》、散文集《长在凡间的梧桐》、歌曲《稻花香》、曲艺《接婆婆》、现代戏《铁面警花》等文艺佳作。
今年以来,鱼台县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机制,筑牢文旅领域安全发展底线。实行“领导干部包保镇街”网格化管理,定期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09人次,检查企业928家次,累计排查出隐患60条(已全部整改到位),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文化旅游消费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鱼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将坚定不移地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引领文化旅游发展的总方略、总纲领,结合鱼台文化和旅游工作实际,持续做好抓党建夯根基、抓学习提素质、抓供给优服务、抓创作出精品、抓融合促发展、抓管理强行业,提升服务效能,提增发展效益,助力新时代鱼台发展。
突出“一条主线”,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文旅干部的职责,以锻造文旅铁军,夯实文体旅工作本源为目标,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效益,用大格局大视野大手笔推动文旅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紧盯“一个目标”,全面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优质文旅资源整合,推出一批精品主题线路产品。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为指引,继续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嘟嘟鱼花园(旧城海子景区)提质升级。持续推进“山东手造”实施工程,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重大展会赛事活动。积极推进文旅品牌创建,以省市文旅称号、荣誉申报为依托,利用省市级媒体,扩大宣传范围,提升鱼台文旅资源知名度和影响力。
聚焦“一流事业”,丰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继续筹备国家一级馆评审工作,全力争创国家一级公共文化场馆。策划更多高质量的惠民活动。围绕二十四节气、元旦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气、节日积极开展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继续实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开展种类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培养更多文化志愿者、文艺能手,扶植更多优秀业余群众文化队伍。深入挖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导、组织县级项目和传承人参加省市级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一 报道)
责任编辑: 吕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