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7年春季集中开工建设289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1185.94亿元
大众日报记者 姜斌
2017-02-18 18:01:29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2月18日,泰安市2017年春季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泰安高新区设主会场,六个县市区设分会场。泰安全市市县两级集中开工289个项目,总投资1185.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4.44亿元。这对进一步推进泰安市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谋好势,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289个项目,按规模划分,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投资5-10亿元项目42个、投资1-5亿元项目149个、投资亿元以下项目68个;按所属领域划分,工业项目16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84个、社会民生项目25个、基础设施项目8个、农业项目6个;按区域划分,泰山区42个、岱岳区50个、新泰市70个、肥城市44个、宁阳县37个、东平县34个、泰安高新区12个。
“泰安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践行新理念、增创新优势、建设新泰安的主题,规划了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五年大计看头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在市十一次党代会刚刚闭幕之际,我们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是全面落实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向全市展示了市委、市政府抓重点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的坚定决心,也吹响了我市大建设、大发展的集结号,必将为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发挥重大推动作用。”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希信介绍说。
据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世武介绍,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大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1个,占全部项目的76.5%,投资最大的新泰采煤塌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总投资达到了200亿元。二是产业项目多,289个项目中,一二三产项目共计256个,占全部项目的88.6%,其中工业项目166个,占全部产业项目的65%,现代服务业项目84个、农业项目6个。三是突出了“三强”标准,即区域拉动力强、行业竞争力强、财税贡献能力强的标准。像泰开集团新能源箱变项目、泰山区的同方电商产业园项目、宁阳县中京生物年产120吨UDCA等一大批项目,都符合“三强”标准,项目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
“而具体到每个项目,这次集中开工的大项目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其中特别有代表性的项目我感觉有这样几个。”据董世武介绍,一个是新泰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一期投资42亿元,建设规模4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对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将传统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打包引进高倍聚光、农光互补等前沿新技术,组团招引新能源领军企业投资建设蔬菜大棚,一期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1.2亿元,解决就业5385人。“项目的实施,使我市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了‘财富’,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了‘地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实现了资源城市的根本转型。”
再一个是锂电产业项目,肥城市瑞福锂业氢氧化锂、正华磷酸铁锂电池、三秋新能源锂正极材料3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肥城市致力打造200亿级锂电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泰山玻纤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被国家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近两年该企业持续扩大投资,已连续上了4条生产线,今年这条线建成后,产能将扩大到45.5万吨以上,跻身全球五大、中国三大玻璃纤维制造企业。
本次集中开工奠基的项目,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随着建设条件的完备,还有一批项目将陆续开工。投资的不断扩大,将有效拉动泰安全市经济的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项目中大多是泰安市“十三五”确定培植的输变电设备、特色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以及新材料、新医药等主导产业项目,还有部分项目通过嫁接和技术改造,将带动纺织服装、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其中,涉及学校、棚户区改造等社会民生及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33个,将有效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共享发展。本次开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83.6亿元,利税157.9亿元,将进一步增强泰安市地方财政实力。
责任编辑: 郑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