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谈 | “医保集采”进药店——让群众家门口买到降价药
大众日报记者 刘文思
2022-07-21 21:53:39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病有所医”“全民健康”是人民美好生活具体而直接的体现,亦是那份最深情又暖心的牵挂。
对于淄博百姓来说,这些对宏观愿景的期盼落地到了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数字上。得了糖尿病,国家集采前一盒61.2元的阿卡波糖片药店跳水到5.42元;患了高血压,在村卫生室,一瓶50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由原来的18块钱降到了4.93元,算下来,一天一片的降压药,每天仅需6分钱。
常用药的药费实实在在地降了,而且就在身边的药店、卫生室能买到,有这些变化,“医保清单”咋能不成为参保人的“暖心账单”?
△按照“五统一”模式,国家集采药品整齐摆放在“蓝药柜”。
从清单到暖心的过渡,起源于政府部门的创新工作。2021年10月,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今年4月,939家村卫生室可买国家集采药,有效解决了群众购药贵和就近购药问题。
全国“尝鲜”还不够。对参保人来说,“能买”之后的下一步期待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让他们有良好的服务体验感。这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第一,要保证供应,中选厂家、商业配送公司、医疗机构、药店要有多方协调机制,形成畅通的采购渠道,让药店有药可供;第二,做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实现合理引导。对此,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充分发挥政府“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督”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实地检查评分制度,以统一标准固化流程、规范行为、评估质量,通过评先树优并挂钩考核金的激励政策,提升药店的参与度。
一系列组合拳的背后,是构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新格局的制度逻辑。事实上,这种组合拳的模式也实现了“多方共赢”:参保人满意度提升,药店也实现了销售量较大幅度增长,销售总额平均增长7.8%,单日最高增长36%。
只有在比学赶超的创新机制下才能考出医保改革的“高分卷”,只有做好群众满意的医保才能做好品质民生建设的“优等生”。巩固、深化、提升好进药店活动效果,全国“尝鲜”制度创新下的利好还有很多。
未来可期。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刘文思)
责任编辑: 高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