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名师名校长”访谈 | 淄博市汇英幼儿园:创建一间幸福教室 让孩子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大众日报记者 曲心健
2022-09-08 18:25:0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教育报国情怀,涵养良好师德师风,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模范品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淄博市教育局特联合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名师名校长”访谈栏目,邀请部分学校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从学校历史,教学理念,从教感悟等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并为全市广大老师送上最真挚的节日祝福。本期“名师名校长”访谈嘉宾为2022年度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淄博市汇英幼儿园业务园长韩冰川。
问题1:韩老师,在你们幼儿园的大厅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走近童年,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能不能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这句话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那为什么要用谦卑这两个字呢?
其实这是表达我们内心的一种敬畏。这个敬畏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对儿童的敬畏,一个是对我们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敬畏。蒙特梭利说,成人要敬畏儿童,因为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成人,他是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儿童不是一个凡事都依赖成人的呆滞的没有活力的生命,更不是一个需要成人去填充的容器。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蓬勃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是在这种力量的指引下成长的,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敬畏儿童,还因为儿童拥有我们成人已经失去的天真和纯洁,以及那种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心中有了对儿童的敬畏,他就会变得谦卑,就不会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就不会把儿童看作是等待被填满的容器,只是一味地去向儿童灌输知识。她会首先去尊重儿童,了解和保护儿童那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力量,支持和帮助他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成长。
那怎么理解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敬畏呢?
很多人对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不太了解,其实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只是要会唱歌跳舞画画,更重要的是她要会观察孩子,会通过孩子的行为、动作、语言和表情去分析和解读他们,能够识别出他们在关注什么,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一个幼儿教师还需要清醒地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一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需要知道怎样去支持和帮助孩子才是适宜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在幼儿阶段更是如此,所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善、内在和谐的,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热情的人,然后真诚地发自内心的去爱孩子、去影响熏染和带动孩子们。
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我们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人类”。所以,我们对儿童,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都应该心存敬畏,心生谦卑。
那么,如何理解与孩子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呢?
其实,这是我们借用了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首先,我们秉持这样一种观点——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不是来被看管的,也不只是来学习的,他们是来生活的;我们所有的教职工来到幼儿园不只是来工作的,也是来生活的。我们倡导 “师生共同生活”的理念,而这种生活又不同于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它是有着教育意义的生活。我们认同陶行知先生讲的“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我们希望与孩子们一起创造好的生活,一起过好的生活,一起活出我们最好的生命状态。
这里的完整既包括我们和孩子都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我们自己;也是指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对幼儿的人格、德行以及内在力量进行培育。
其实,教育生活不管对老师还是孩子来说,它本来就应该是幸福的,如果连幼儿园的孩子和老师都不幸福,那么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问题2:您一直很关注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的建立,能不能谈谈这个话题?
回答:许多教育专家都曾经讲过“好关系就是好教育”,而且一定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只有成人与孩子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关系,好的教育才有实现的可能。当我们建立起与孩子心灵链接的通道,让孩子能感受到我们是爱他的,他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喜欢的,是受欢迎的,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会为孩子一生的学习、成长和幸福奠定基础。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是我们与孩子建立好关系的前提。这一点,《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的小林宗作校长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小豆豆被好几所学校都劝退了,妈妈带她来到小林校长的巴学园,小林校长对小豆豆没有任何歧视和偏见,而是耐心地听小豆豆讲了4个小时她自己的故事。这件事让小豆豆无比感慨,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耐心地听她讲话,她一下子喜欢上这个校长和这所学校。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为孩子做了很多,但却仍然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真正与孩子沟通,其实就是缺少了这种耐心地倾听。因此,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耐心地倾听他的表达,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们幼儿园的班级里面每天会有一个悄悄话老师,孩子们谁想跟老师说悄悄话,就可以在自主性学习时间邀请老师到休闲区的沙发上或小帐篷里跟老师聊一聊。老师也会有目的地邀请小朋友来说说悄悄话。每天午睡前,老师都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同时在孩子的耳边说一句悄悄话,表达老师对他的喜欢。其实家庭里也可以设立一个悄悄话时间,大家都养成喜欢表达、善于倾听的习惯,这样更容易走进彼此的内心,而只有心与心相通了,我们才会与孩子建立起有爱、有信任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也只有具备了这样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发生。
问题3:韩老师,您在2015年就提出了创建一间幸福教室的思路,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回答: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幸福的人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童年的幸福是如此的重要,我一直坚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指向人的幸福,但是这个幸福不应该仅仅指向未来的幸福,它还应该也必须包括孩子和老师们当下的幸福。
我们知道,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幸福的孩子。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不应该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它是教师和孩子彼此滋养、彼此照亮的过程。我特别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教室,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和成长。而且我觉得一个好的幼儿园、一种好的教育一定是通过一个个幸福的教师和一间间幸福教室来体现的。所以,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首先从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自然、爱生活开始,做更好的自己,做幸福的教师。同时与孩子们一起营造温暖尊重、信任鼓励、宽松自在、自由自主的精神氛围;一起创造整洁有序、有品质、有美感的物质环境;不断优化我们的课程、优化师幼互动的质量和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开展自然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与自然建立起深度链接;通过节日节气教育,带孩子们感受我们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节奏和传统文化;开展难忘童年系列活动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闪亮的日子……
虽然我们现在做得还没有那么完美,但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明亮而美好的方向前进。在这里,也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室,一起在这间教室里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曲心健 报道)
责任编辑: 成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