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强富美优” | 以人民为中心 处处为民 解读《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12-29 21:29: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2月29日,在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庆雷受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了2022年的工作。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对人大工作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全面梳理、对标对表、高点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机关定位,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紧盯“急难愁盼”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坚持守正创新,在法律框架内优化机制、再造流程,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紧盯“急难愁盼”精准发力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以有力举措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统筹推进高品质民生建设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认真贯彻市委部署,全力推动《关于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2022-2024年)》落实,牵头成立高品质民生建设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指挥部及13个工作组,督促推动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走深走实,收集问题33056件,全部答复并已解决30044件。其中,教育课后服务、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经验全省推广,人才住房工作全省通报表扬,三级公立医院国家考核取得佳绩,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高品质民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推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落地见效。将年初淄博市人代会确定的10件32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列入年度监督计划。目前,32个具体事项均按进度完成。建成投用中小学13所、幼儿园30所;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310张,建成长者食堂670家;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34万个,预计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进一步修订票决办法,由大会票决优化为分团票决,确保充分酝酿。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淄博市政府编制形成《2023年度淄博市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草案)》,提供备选项目25个,将依法定程序提交本次大会票决。

聚焦重点部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坚持把专项工作评议作为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抓手。年初,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票决确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局等6个部门为被评议部门;在广泛征求代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梳理提出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不完善、群众看病就医不够顺畅、城市道路美誉度和整洁化水平不高等14个整改重点问题,督导被评议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在组织基层代表和群众对整改成效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问题整改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询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被评议部门现场应询、诚恳作。通过精准、有效评议,推动被评议部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能,实现群众满意度整体提升。

让人大监督真正“长出牙齿”

人大监督是人大的一项重要权力。淄博市人大常委会突出提升监督工作刚性和实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更加精准。

加强经济工作监督,推动经济健康运行。特别是,首次就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对财政、工信、人社、农业、国资、市场监管等6个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聚焦财政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社保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国企发展、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

加强民生文化监督,推动生活品质提升。听取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报告,开展养老服务、就业增收、12345群众投诉问题办理情况专题调研,就如何优化淄博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开展专题询问,提出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基础建设、健全养老服务制度支撑体系、强化12345大数据分析、加快优化全市中小学规划布局等建议。

加强城市品质监督,推动城市能级跃迁。听取审议现代水网体系建设情况、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视察、调研全市现代水网建设重点工程、中润大道提升改造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情况,聚焦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线索,组织环保专家和人大代表进行暗查,开展淄博环保世纪行活动,提出健全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协同联动机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压线入地等建议。

6255名人大代表更加有为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增强代表工作活力和效果,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上更加有为。

创新性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征民意连民心解民忧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全市6255名人大代表联系帮扶相对薄弱村411个、困难群众近3万户,落实帮扶资金、物资近2000万元,实施各项帮扶措施390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1200余个,征集问题1300余个。

完善提前协调、集中交办、重点督办、跟踪落实、结果反馈的议案建议闭环办理机制。加大议案办理、督办力度,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深入实施电子劳动合同等5件议案均办理完毕。落实重点建议跟踪督办制度,淄博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51件建议全部办结。

组织初任代表培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完善“一府一委两院”相对固定联系代表制度;修订《市人大代表经费管理办法》;落实代表履职报告制,夯实代表履职基础,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充分调动了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

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将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淄川台头村等10个单位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形成“阵地建设为基础、网络建设为关键、制度建设为保障、争创活动为手段、发挥作用为目标”的“台头模式”;制定《立法咨询专家管理办法》,选聘10名法学专家组成立法咨询专家队伍,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出台《社会建设基层观察点工作运行办法(试行)》,规范设立观察员队伍,设立10个市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观察点,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加强民情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双联”工作,丰富联系内容,拓展联系渠道,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淄博实践。

突出提升立法质量和效率,制定《立法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围绕促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制定《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扎实开展《淄博市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法》协同立法,围绕理顺黄河水资源管理监管职能、优化指标分配机制、加强节水用水刚性约束等方面作出创制性规定,进一步增强淄博对黄河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为协同立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时,淄博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助推党委决策落实,在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上更加科学规范。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及时对2021年市级决算、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调整、构建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张店区“两规”一致性修改方案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修订《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进一步规范人事任免程序;严格落实任前法律考试、供职报告、宪法宣誓等制度,强化对拟任命人员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依法任命副市长、作出代理市长决定;召开人代会选举市长;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13人次。

2023年,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更高站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彰显新担当;以更大力度履行法定职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以更实举措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实现新突破;以更严标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三提三争”上取得新成效。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两会”报道组

责任编辑: 成建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