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石马镇:“五制联动”调处矛盾 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大众日报记者 韩凯
2023-03-18 12:10: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博山区石马镇桥东村村民陈某,因地堰边界问题与同村张某发生争执,争执中被张某推倒受伤,就医后确诊为轻微脑震荡。家人遂联系张某索要赔偿,张某拒绝,双方矛盾难以调和。
石马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日常排查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中心调解员前去调解,并联合驻村民警分别与张、陈二人谈话。摆事实、讲道理、言后果,经过调解员和民警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张某最终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承认是自己一时冲动失手误伤,并当面向陈某道歉、赔偿医药费800元。至此,眼看一触即发的矛盾得以化解。
坐卧不宁地来,平心静气地走。石马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学习推广、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博山区石马镇深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职能作用,将群众接待、矛盾调解、民意调查等与法律咨询、便民服务、信访维稳、治安巡逻等工作紧密衔接,通过整合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资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以“小网格”构筑“大平安”,服务“大民生”,切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所谓“五制联动”,是石马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方法。
一是建立快速预警机制。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居排查走访,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归类梳理,认真制定方案。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进行快速预警,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维护权益。
二是建立精准排查机制。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确保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并将重大问题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纳入工作重点,限时办理。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注重超前防范、关口前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周研判、月联席会议制度,商讨重大事项,解决疑难问题。建立“三向对接”通道,全面对接派出所出警信息,及时介入调解。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石马镇“码上办”便民服务小程序等渠道收集的社情民意信息,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访前工作室,做好诉讼与调解的相互衔接。
四是完善访前调解机制。先后推出“石”话实说、“马”上就办、“老于工作室”等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品牌,为群众搭建公平对话、评法析理的平台,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速度和效率。
五是建立信访联办机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镇村干部首办责任制。建立健全“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部门联调”办信办访机制。落实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重点走访、事后回访、息诉罢访“五访措施”。截至目前,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件、信访积案难案35件、重点疑难问题22件。
下一步,石马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将紧紧围绕服务质效、群众满意“双提高”目标,用效率换满意,用诚心温心窝,把事情办到群众心里,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及时、精准、便捷的矛盾纠纷调处服务,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政府的积极作为和对群众生活的安心保障服务。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凯 通讯员 许伯阳 报道)
责任编辑: 高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