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与探索
2023-10-12 22:09:5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淄川区财政部门以“加快构建大财政格局,为淄川奋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保障”为目标,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压实绩效责任,补齐短板弱项,突出成本效益,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融合,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破除思想壁垒,增强绩效管理改革动能
改革是财政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机制建设,凝聚工作合力,强化责任约束,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结合考核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调度。主动求变。发挥财政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指导部门单位进一步树牢绩效理念,强化管理措施,发挥主体能动性。根据考核要求修订完善区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预算管理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评价,全面提升部门单位绩效管理水平。主动担当。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精心组织、压实责任,抓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结合“三全”体系建设情况,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更加突出结果导向和工作实效。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作为“一号工程”,确保“制度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如期完成改革目标。
变革工作方式,促进预算和绩效融合发展
丰富完善“1+2+N”制度体系,涵盖事前绩效、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部门整体绩效、第三方机构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办法14个。推动建立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的预算绩效管理基础支撑体系与预算管理深度挂钩机制,不断提升绩效管理质量和效果。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行为,不断提高第三方机构自律意识和执业水平。组织专家、区人大预工委、审计局共同对第三方绩效报告进行论证质量评价,加强对第三方机构业务质量监管和考评,评价结果与评价费用挂钩,切实发挥财政评价的作用。
抓实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深化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推动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严格事前绩效评估。梳理区级到期政策,主动参与和指导部门做好拟延期政策、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对新增或者有重大调整的政策及新增项目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全部开展事前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填报项目库和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2023年预算编制事前绩效评估项目10个,总金额1.28亿元,事前绩效评估全覆盖。夯实绩效目标管理。指导部门规范设置部门整体、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2023年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政策和项目全部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在四本预算基础上拓展到政府债券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领域,2023年编制绩效目标785个,总金额42.5亿元,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并加强绩效目标审核,提高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以及与预算资金的匹配度,使绩效目标真正成为编制预算和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抓实绩效运行监控。加强对部门绩效运行监控的督导,及时调度监控情况,提高监控成效。探索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展实时动态监控,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监控,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推动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推动绩效评价扩围提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预算管理改革要求,找准绩效管理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指导部门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和绩效评价,加大对自评情况的抽查复核力度,切实提高评价质量。组织对640个,金额总计20.1亿元的项目进行自评,并选取12个项目开展财政评价,涉及金额7.05亿元。加强绩效信息报告与公开。督导部门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监控、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报告,建立绩效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等绩效管理结果向区委区政府、区人大报告机制,扩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和形式,通过财政预决算平台和区政府公开平台专栏“双公开”绩效目标、项目自评、部门评价、财政重点项目评价、部门整体评价绩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绩效管理,向提质增效转变
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工作新领域,拓展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水平。一是深化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完善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机制,完成54个2023年度整体绩效目标编报,区直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范围实现全覆盖,推动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不断提升。探索与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管理有机结合的路径。二是继续试点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选择3个镇办,开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从5个方面18项指标全面分析财政运行状况,增强财政运行的可持续性。三是拓展绩效管理覆盖范围。积极推进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绩效管理覆盖“四本预算”。加强转移支付、政府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覆盖。四是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选取“路灯电费”、“校车运营补贴”、“数字化城管”项目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通过成本绩效分析,核定项目成本,确定支出标准、评价标准,探索建立“成本和效益并重”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责任编辑: 高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