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威海实践”亮点多多
大众日报记者 陶相银
2023-11-17 17:30: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1月17日上午,威海市新闻办举行“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介绍威海打造精致城市威海样板的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效。威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10月28日至31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隆重举办。威海作为2022年《上海手册》全球案例入选城市的唯一代表,受邀参加相关活动,作经验分享,并会同国内外专家向全球推介了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一步扩大了“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影响。
五年来,威海市系统谋划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形成了涵盖战略定位、指导原则、实施路径和推进机制的完整体系,努力打造精致城市威海样板。
在战略定位上,提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精致不仅是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更是涵盖各项工作的全方位引领。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最终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生活。2020—2022年,威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去年10月,威海“用绿色和温情来打造精致城市”,作为全国6个案例之一,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2022版《上海手册》。
在指导原则上,搭建精致城市建设“四梁八柱”。在建设精致城市过程中,威海市立足城市特色,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强化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努力让城市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
一是抓立法。颁布了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条例,以及城市风貌保护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11部,配套出台物业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地方规章。今年威海发挥立法引领保障作用,推进精致城市建设的经验被全国推广。
二是抓规划。编制精致城市建设规划纲要,与“十四五”规划、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相衔接,努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是抓标准。首创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道路综合整治、小游园建设管理等20多部技术导则,让各项工作可量化、可操作。
四是抓体检。结合“城市双修”“无废城市”“美丽城市”等国家试点,连续三年开展城市体检,查找城市中不精致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努力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适。
在实施路径上,坚持“六精”融合、全域推进。威海市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运营全过程各环节,努力做到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探索有机更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第四代城市设计,建成新威附路、韩乐坊、属相街等“网红打卡地”,实施了瓶颈路打通、老旧小区改造、过街天桥、口袋公园建设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围绕推进全域精致,全面推进“七网”建设、农村七改、美丽乡村建设,莱荣高铁、乳山口大桥、新机场迁建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户户通”、改厕、公交出行和市级清洁村庄等实现全覆盖。
围绕推进治理现代化,创新形成全域统筹、全面融合、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四全”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优秀创新经验。全域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出台全国首部《红色物业建设规范》,物业缴费率、业主满意率全国领先,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试点。
围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培育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2.2%,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1.3%,均排名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5.5%,全省最高;万元GDP能耗0.28吨标准煤,远低于全省平均值,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五年来,威海市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持续推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为进一步拓展精致城市建设国际视野,威海市会同联合国人居署的专家团队,以威海实践为依托,借鉴全球同等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的城市建设经验,通过系统总结提炼,研发了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并纳入联合国人居署“上海指数”全球创新应用主题指数序列。这一指数由产业能级、生态宜居、文化建设、治理效能等不同方面的近70个核心指标组成,既是对精致城市建设绩效的客观评估,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导和引领。
★作为牵头部门,威海市住建局对过去五年和当前精致城市建设工作怎么认识,对下步全域精致城市建设有什么打算?
城市建设对每个城市都非常重要,对威海而言,城市建设不仅是拉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一张令全市人民自豪的名片。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广泛借鉴,大胆创新,打开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比如,创新构建精致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多项政策为国内首创;谋划推进700余项城建重点工程和民生保障项目;创建了美丽城市、物业管理等一批国家试点荣誉;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被列为“上海指数”创新主题指数,精致城市建设案例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推广。
威海市委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优质均衡发展的全域精致城市,今年的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全域精致·共富共美”。经过五年持续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已经处于由1.0版本向2.0版本蜕变的关键时期。相比1.0版本,2.0版本更加突出全域精致、均衡发展,全龄友好、全民共享,智慧管理、人性服务,全球视野、品牌转化。今年以来,住建部门正加快谋划构建2.0版本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
下一步,全域精致城市建设主要从3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全方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去年10月,《威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出台,摸清了城市更新工作底数。在此基础上,今年精心编制了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意见,并筛选了卫城—金线顶片区等10个禀赋好、潜力大、类型不同的重点片区进行集中策划。这些文件与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紧密衔接、各有侧重,共同构建起威海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下一步,依托这些成果,住建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推进社区环境焕新、特色街区打造、蓝绿空间提质等8大特色行动,高标准更新小石岛及西海岸片区、卫城—金线顶、大相框—会展中心等10大重点片区,打造城市人气最高、特色最足、承载力最强的引擎片区。近期,重点推进栖霞街特色街区、威海湾城市客厅等重大项目,以点带面激活核心片区。
二、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精致镇、特色村。今年以来,住建部门加快推进政策体系向镇村延伸,紧扣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有关部署,充分考虑小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等因素,对全域48个建制镇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一带引领、多点支撑、一路串联、全域推进”的发展格局,将48个小城镇因地制宜分为城郊融合型、区域带动型、工业主导型等5个类型,力求在全域精致的战略大局中,为每个镇找准发展定位和突破方向,推动小城镇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同时,制定了精致小城镇建设指南。下一步,探索制定精致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尽快构建起支撑全域精致城市建设的完整政策体系,并会同区市狠抓落实、抓好落实。
三、以年度城市体检为抓手,滚动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威海是全省首批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双试点”城市,自2020起,已连续三年开展城市体检。去年,又主动增加了区级、小区级两个体检层级,紧扣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工作,探索增加了23项特色指标,将8个区市所有住宅小区整合为1004个单元,在全国率先完成住宅小区体检全域覆盖,探索出小区级城市体检的指标体系和工作路径。同时,在省内率先将城市体检问题与市、区两级正在谋划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全部进行空间落位,形成了一张图。比如,全市1004个住宅小区根据体检成绩分为五档,分别标注不同颜色,逐一建立体检档案,需要提升的小区一目了然,为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下一步,住建部门将以城市体检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不精致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既把城市建好,更要管好。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一直坚持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绘就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蓝图。近期,威海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批复。总规批复后,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持续推进威海精致城市建设方面,有何新的部署和安排?
多年来,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特色空间,引领城市品质提升,聚焦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今年10月31日,《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规划统筹安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打开了规划让城市空间更美好的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下一步,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围绕精致城市建设,坚持“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山海育城、更新活城”,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上下衔接,有效传导,为精致城市可持续建设提供保障。
首先,坚持产业兴城,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千里海岸复合功能带和中部产业隆起轴”的空间布局,坚持片区化、融合式、集约型发展,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完善各类园区配套功能,让产业聚集和城市发展形成内在关系,优化园区生活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园区与周边居住、服务空间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工业用地的研究,在土地出让前对出让规模和相关指标进行细化引导,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第二,坚持品质优城,打造宜居空间。已经开展了市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结合精准评估,有序推进规划优化,合理规划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补齐托儿所、学龄儿童养育托管中心、居家养老用房、社区食堂等适应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类型设施,为精致城市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对快速路网、主干路网、集散道路网等进行优化,构建内畅外达的道路网络。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布局,补齐现状短板,明确新建、改扩建的各类设施选址位置。
第三,坚持山海育城,塑造城市特色。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山海资源的价值,推动生态空间多元价值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形态格局。强化城市设计规划管控,沿山滨海、环翠楼、里口山等重点区域结合不同片区功能提出建筑体量、界面、风格、色彩、第五立面、天际线等要素的设计原则,塑造凸显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第四,坚持更新活城,打造活力城市。推动主城区的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识别更新的重点区域,其中中心城区重点是见缝插针补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新业态,提升品质。外围镇重点是促进工业用地再开发,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落实总规对不同区域规划提出主导功能和更新指引,在即将开展的详细规划编制中,明确增量规划和存量更新规划两种编制方法,针对存量街坊重点增加“存量更新导则”,提出更新利用的引导方向和实施要求。
★交通运输是精致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在支撑和服务精致城市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近年来,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全力打造“精致交通·开路先锋”行业品牌,不断提升精致城市建设的畅达度和广大群众的满意度。
一是全力提速公路建设。相继建成文莱高速、环山快速路、西部环山路等重大项目。当前,多个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其中,烟威高速改扩建项目年内主线贯通。全市国省道人口密度和面积密度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今年入选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全国十佳案例,荣列第一名。荣成市创建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文登区、乳山市被列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单位。
二是全力推动港口发展。海上航线持续优化,去年开通威海至土耳其等航线;今年推动中韩整车运输协议正式生效,8月份率先开通中韩班轮客运业务。目前,共开通国际国内班轮航线31条,省际运力居全省第四,中韩运力居全国首位。
三是全力拓展铁路通道。境内现有青荣城际铁路、桃威铁路,莱荣高铁年内也将开通运行,全市铁路里程将达到306公里,形成普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并行互补的发展格局。桃威铁路开行了中欧、中亚、中蒙、中俄国际班列。
四是全力优化机场航线。威海新机场、荣成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威海机场国际国内通航城市达到41个,客运量位居全省第四。
五是全力完善场站设施。加快构建各类场站优势互补的综合枢纽格局。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工程入围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多式联运一体化方案研究与应用试点”和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六是全力提升运输服务。威海创建为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和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市域内公共交通“一卡通”,荣成市、文登区、乳山市先后创建为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下一步,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将着力实施“十大行动、打造十大样板”,更好地助力精致城市建设。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提速行动,打造精致交通设施威海样板。2024年计划推进15项重点项目。其中,荣乌高速文双段全面开工建设,乳山口大桥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环山快速路二期、威海新机场等项目力争尽快开工。
二是实施交通产业融合行动,打造千里山海交旅融合威海样板。推动海上交旅融合大发展,确保通过交通运输部试点验收。推动公路旅游大发展,加快G228沿线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实施一流海港推进行动,打造中韩海上高速威海样板。加快威海港总体规划修编,适时加密至韩国航线。
四是实施运输服务提升行动,打造国际多式联运威海样板。深化“四港联动”,优化空中航线,依托威海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国际化区域性枢纽。
五是实施乡村振兴助力行动,打造美丽农村路威海样板。着力升级城乡物流,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六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打造绿色出行威海样板。持续打造绿色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航道,推动公交优先发展。
七是实施创新驱动加速行动,打造数字交通威海样板。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公交、智慧物流建设,提升智慧交通水平。
八是实施安全监管强基行动,打造信用交通威海样板。强化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实现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全覆盖。
九是实施行业治理提升行动,打造综合执法威海样板。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大规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构建综合执法工作新格局。
十是实施行业服务提质行动,打造文明交通威海样板。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提升服务水平。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责任编辑: 彭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