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弘扬廉洁文化 培树清风正气
2022-07-22 21:39:43 发布来源:东港区纪委监委
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应有之义,是深入推进清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有效举措。东港区监委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深刻把握廉政教育在深化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聚力形成廉以修身、廉以为政、廉以齐家、廉以化民的综合性廉政教育体系,全区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意识明显增强,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呈现稳中有降态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高点站位,提升廉政教育长效驱动力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谋划部署。近年来,区委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廉政教育工作纳入反腐败斗争总体安排,融入“国之大者”,列入清廉东港建设基础工程,强化全面领导,统筹组织实施。2019年3月,区委出台《中共日照市东港区委关于推动清廉东港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发〔2019〕5号),将廉政教育上升为全区层面重要工作,明确了清廉文化建设、清廉家风建设等具体措施,确保了廉政教育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常态化开展执法专题调研,实施有力监督,为加强廉政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作机制。区监察委员会认真履行宪法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将廉政教育贯穿正风反腐各环节全过程,做到通盘考虑、重点推进,上下贯通、横向协作。加强业务指导,举办全区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30余家区直部门单位和10余个廉洁文化示范点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强化考核驱动,将廉政教育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制定《东港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廉政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内容、有载体。
加强系统推进,构建联动格局。坚持“一盘棋”思想,把廉政教育工作与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部门单位、各行业系统齐抓共管、各展所长,公职人员积极参与、示范带动,在全区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会同组织人事部门,通过上廉政教育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教育基地等方式,对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急需紧缺人才、新提拔科级干部等进行岗前廉政勤政培训20余场次,增强拒腐防变意识。联合宣传文化部门,开展廉政主题征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彰显廉政教育活力。在各镇街道,把廉政教育作为基层干部“第一课”,加强秉公用权、廉洁履职教育,建设清廉乡村。在区属国有企业,开展廉洁从业教育,织密监督网络,排查廉政风险,助力国企改革发展。
守正创新,提升廉政教育时代感染力
拓面提质,搭建宣传阵地。扩大廉政教育主流阵地,搭建“借势媒体、覆盖全面、形式多样”的传播矩阵。一是借势“多层次”宣传媒体。注重与省内主流媒体、区融媒体中心的协调联动,形成廉政宣传教育合力。录制“我的家风故事”系列音频、摄制《传承好家风 幸福新乡村》微电影,制作VLOG视频《循着历史的脚步探访日照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听文化|历史清廉人物故事》系列音频,并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增强东港廉政作品影响力。二是用好“多角度”宣传载体。在机关事业单位、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布置廉政宣传电子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围绕廉政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法规讲坛等,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引领崇廉尚廉风尚。三是办好“多维度”宣传平台。运营“东港清风”微信公众号,设置创新与实践、权威发布、以案说责、廉政时评、我的家风故事、纪检监察故事等固定栏目,盯紧春节、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发送廉政提醒,灵活多样释法说理。2018年以来,共推送各类权威解读文章540余篇,第一时间发布公职人员接受监察调查和政务处分案件信息30余条,关注人数达1.1万余人。
以案促廉,强化教育震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剖析典型问题,开展警示教育,放大震慑效应。一是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拍摄制作《越线的代价》《贪欲无止终自毁》《倾斜的天平——孙海鹏、梁作宝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挂科的人生路考》等多部警示教育片,编印严重违法人员忏悔录、检讨书,用一个个身边的案例,讲问题、说危害、明底线、划红线。2021年,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前,与市纪委监委联合拍摄《警“届”——日照市农村基层换届警示教育专题片》,对全市1120多个村(社区)6万多名基层干部进行换届警示教育,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二是坚持以案释法、以案促教。结合案件查办情况,剖析职务违法原因,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堵漏建制。2018年以来,共制发建议书55份,协助区委制定《关于推行农村干部处分与业绩考核奖励报酬挂钩的办法(试行)》,印发《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八条禁令》,明确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三是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经常性开展“一把手”讲廉政教育课、案件庭审旁听警示教育,组织到鲁南监狱、市看守所接受现场教学40余场次,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4次,不定期订阅发放廉政书籍4千余册,督促广大基层干部明法规、知敬畏、存戒惧,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法律法规底线。
深挖内涵,培育廉洁文化。加强对本地传统廉洁文化资源的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一是以古鉴今,弘扬清廉思想。挖掘整理43位日照历史人物的清廉故事,编印成《日照史上清风》清廉人物画册,发挥清官廉吏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的正面作用,倡树清廉为官、以德化民、公正执法的价值观。二是继承发扬,唱响清廉之声。以清朝著名廉吏、秦楼街道冯家沟人秦国龙为原型,创排吕剧《清官秦国龙》并在全市各区县巡演,该剧获评第四届“日照文艺奖”戏剧类三等奖,并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分六集发布,获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三是以文育人,厚植清廉土壤。将清廉元素融入非遗文化,以农民画的形式绘制《画说——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组织全区干部集中学习;以沙画的形式创作历史清廉人物故事,制作微视频6篇,逐渐走出一条传承保护、融合创新的廉洁文化培育新路径。
系统集成,提升廉政教育品牌影响力
打造“清风”系列教育品牌。一是创建“东港清风”品牌。深挖日照红色文化、太阳文化、海洋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提炼出“忠诚、公正、清俭、和谐”文化内核,打造“东港清风”廉洁文化品牌,设计品牌标识,五指并拢托举莲花,寓意齐心协力助推清廉建设,着力发挥廉洁文化品牌引领作用。二是创办“清风微课堂”。精心选取贴近基层生活、展现基层风貌的廉政“微电影”,组织全区基层干部观看学习。如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推送《换届变奏曲》等片,筑牢思想防线,绷紧换届规矩弦;春节前后,推送《送礼》《饭局》等片,推动化风成俗,清清爽爽过“廉”节。自2018年开课以来,累计推送廉政“微电影”49部,涵盖全区62个部门单位、9个镇街道、408个村居社区,受教育干部达8万余人。三是成立“清风宣讲团”。遵循依需定学、因需宣讲理念,采取“菜单式”宣讲模式,运用身边典型案例,量身定制宣讲内容,确保宣讲实效;借助智慧党建平台,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将廉政宣讲受众范围延伸至基层站所、村级“两委”成员,推动廉政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8年以来,共深入各镇街道、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廉政宣讲教育120余场次。
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在市纪委监委指导下,与东港农业发展集团联合打造了独具日照特色、厚植清廉底蕴的日照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园。基地以“鉴史明道、正心致远”为品牌内涵,由星空广场、秦国龙纪念馆、弘道、就道、栈道、兴道和龙门大剧院七部分构成。一是在展陈内容上,涵盖秦国龙生平事迹、32个历史典故、43位日照本地清廉人物故事、6组“文化基因”墙等,将廉洁教育“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形成了特色廉洁文化风景线。二是在展陈形式上,摆脱传统固定展厅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成效。如设置了廉洁互动体验设施,图文并茂的历史人物、雕塑、浮雕墙、文物史料展示,在栈道设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廉洁警示体验环节等。三是在具体讲解中,着重阐释廉洁文化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形成古代思想与当代理念交互辉映、相得益彰的教育格局。基地先后被评选为市委党校校外研学基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345家部门单位、3万余人参观学习。
打造多位一体教育专线。加强区内教育资源整合利用,深度提炼历史题材、红色资源、家风故事、榜样事迹、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元素,将正园、初心学堂、下元一村家风教育阵地、水库记忆馆年轻干部教育阵地等4个教学点统筹整合,形成集红色基因传承、清廉家风浸润、历史文化熏陶、进取精神激励等于一体的廉洁文化体系。在初心学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开展爱国爱党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在下元一村村史馆,以家风家训教育为主线,见贤思齐,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在水库记忆馆,以年轻干部教育为主线,回溯水利攻坚战,引导年轻干部永葆“担当、实干、协作、奉献”的政治本色。4个教学点串点成线,入选全市“一路清风”廉洁教育专线,为公职人员开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家风教育增添了新平台新载体,形成寓教于游的“定制式”教育新模式。
融合发展,提升廉政教育传播辐射力
廉以为政,做实日常教育监督。坚持把廉政教育贯穿公职人员管理监督各环节,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一是注重预警教育。深入开展述责述廉工作,建立750名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强化约谈提醒、督促推动、检查考核,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排险除患”。二是建立“红脸出汗”问题清单制度。将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梳理形成“红脸出汗”问题清单呈区级领导,由区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2021年以来,6名区级领导同12名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三是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全市率先组织1216名股级干部开展德廉知识测试,合格率达95.8%;在干部个人健康、婚姻家庭发生状况时,迅速启动关心关爱机制,为其排忧解难,送去组织温暖;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等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筑牢抵御诱惑“防线”。
廉以齐家,丰富家风建设模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发挥家风建设导向作用,涵养干部群众良好家风。一是注重多形式表达。先后与区妇联、区教体局、区文联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我的家风故事”征集、“一封家书寄廉洁”等活动,征集作品541篇;举办“读书思廉·经典诵读”活动,全区30多个部门单位以读书班、集体学习等形式诵读经典,传承良好家风;拍摄家风微电影《父亲的叮咛——好好工作、不占便宜》,获评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短视频类奖;自制家风故事微视频《引领的镜像》,在人民日报微视频栏目刊发。二是注重多视角展示。梳理总结海曲秦氏家族代表人物秦国龙、海曲焦氏家族代表人物焦竑、涛雒丁氏家族代表人物丁士一及其后人的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向干部群众阐释家风家道,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三是注重多层面宣扬。以“家风传廉”“现场观廉”“以书诵廉”为主题,组织开展“清风传家”事迹报告会、“传承好家风·共筑家国梦”主题宣讲等7项具体活动,印发“树清廉家风·创文明家庭”倡议书,观看廉政微电影,加强正向引导和反面警醒,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家风建设热情,传递清廉家风理念。
廉以化民,引领崇廉尚廉风尚。在发挥廉政教育的渗透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实现廉政教育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机关走向社会。一是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廉洁文化“一进一主题”活动。在机关,举办“清廉、让东港更美好”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涵盖书法、绘画、摄影等常规类别,以及剪纸、黑陶、木板年画等特色题材,推动机关文化正气充盈;在乡村,开展以“清廉东港·平安乡村”为主题的清廉乡村创建活动,“清风驿站”“清风微课堂”、送廉戏下乡等,成为传播清风廉韵的主阵地;在企业,以“建清廉企业·铸诚信市场”为主题的“六个一”系列活动全面铺开,护航企业发展;在学校,组织“廉洁文化进校园”,通过绘“廉”画、讲“廉”成语、演“廉”故事等方式,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德育工作日常。二是推行廉政集中教育月。开展召开一次警示教育会议、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开展一次廉政宣讲、参观一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七个一”活动,助推廉政教育落地生根。三是丰富载体做好结合文章。借助城市书房建设,打造“清廉角”,购置法律法规、家风家训、清廉故事等内容的书目300余册,供广大市民学习查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自制红色微视频《纪念馆里听红色日记》,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社会单元纪录片优秀奖;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将廉洁文化有机融入,使廉政教育串“廉”并网,扩大廉政教育“生态圈”。
责任编辑: 栗晟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