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城又火了,龙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大众日报记者 丁兆霞
2016-11-20 18:28:42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11月20日上午,《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首发式在日照市举行,会期一天半。副市长郇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王铮,中美日照两城镇考古合作项目美方领队、耶鲁大学教授、“日照市荣誉市民”文德安,山东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晓波和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首发式。
郇梅在致辞中指出,这次两城镇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发布,揭开了四千年前日照先民生存状态的神秘面纱,将为两城镇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资料支撑,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现实意义。各位专家学者围绕龙山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讨论,将进一步挖掘日照历史文化,对于提升日照文化底蕴、扩大日照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王铮在致辞中指出,两城考古是中外合作考古的一个成功案例,不仅研究范围广,而且合作时间长、影响大,其研究思路和工作模式,在考古界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这一重要成果的问世,是中美学者二十多年来长期合作考古工作的结晶,必将在考古界引起积极的影响。要以开阔的视野、完善的方法、团队合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继续把两城考古工作深入推进下去。
山东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晓波在致辞中指出,两城镇遗址是龙山文化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遗址,也是一处超大聚落遗址,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山东省文物局已将日照沿海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列为“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打造。
山东大学领导在致辞中指出,山东大学的发展一向得到日照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山东大学与耶鲁大学联合开展的中美考古合作项目,自1995年立项实施以来始终受到日照市历届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2015年11月5日,山东大学与日照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耶鲁大学文德安教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赵匡悌教授等分别致辞。
该活动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日照市文广新局、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日照市文物局承办。首发式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王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栾丰实向日照市文广新局、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日照市文物局、日照市图书馆赠送了《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栾丰实教授与文德安教授向日照市颁授“两城镇遗址—考古圣地”证书(牌)。
首发式后,与会的专家、教授围绕中美日照两城镇考古合作项目的意义与社会影响进行了学术交流。随后举行了两城镇遗址发掘80周年学术研讨会。 21日,与会专家前往考察两城镇遗址,并到市博物馆参观文物陈列及日照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实物展、图片展,深入了解我市文物保护成果。
两城镇遗址是我市境内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34年,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美国学者文德安博士与山东大学商谈,选定日照市及其邻近地区开展史前考古研究的课题。199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日照地区开展区域系统调查,1995年12月由山东大学和耶鲁大学组成中美日照地区联合考古队。1998年,经国务院特别许可,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两城镇遗址进行了三年的考古发掘,在勘探发掘的基础上,中美联合考古队对两城镇遗址发掘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近日,《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美日照两城镇考古合作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两城镇遗址的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明确了两城镇遗址的分布及环壕情况,了解了两城镇遗址的重要遗迹现象,为今后的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十一五”期间,两城镇遗址就被国家发改委、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08年初,日照市文广新局启动两城镇遗址保护项目,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两城镇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3年2月26日,《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年7月经省政府公布实施。
此次两城镇遗址考古成果的发布,将为两城镇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资料支撑。建设好两城镇考古遗址公园能够擦亮日照市历史文化品牌,把以五莲山、九仙山为代表的山岳游和以森林公园、阳光海岸为代表的海滨游有机结合起来,为构建我市“山海古”旅游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 罗从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