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上花馍过大年 好吃好看好吉祥
2019-01-25 17:55:13 发布来源:济南日报
“真是抱歉,10天以前,春节期间的订单我就不接了,因为是纯手工,实在忙不过来,谢谢您的支持。”1月23日,记者走进刘浩那间十几平方米的面点工作室时,她正在接电话。接完电话,她又赶紧去洗手,继续忙起来。
刘浩两年前开了这间工作室做花馍,现在已小有名气。一团面在她手上三捏两搓就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福寿桃……“做花馍的面一定要揉得筋道有弹性,这样做出来的馍才会光滑细腻,做好的馍能存放十天半月的。”虽然工作室里没有暖气,温度很低,但忙着揉面的刘浩说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喜欢在过年的餐桌上放一点与众不同的面食。花馍有上千年的历史,既能观赏,又能食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浩说:“以前做的都是简单的‘枣塔’‘枣馍馍’之类,后来不少顾客家里老人过寿、小孩过满月的时候都来特别定制。特别是中式蛋糕已经成了一种购买趋势。所以,我就专门出去学习,回来又自己琢磨,改良制作工艺、研发新的产品造型等。”
因为工作室生产的花馍都带有祝福吉祥的寓意,比如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石榴寓意着“多子多福”等,很受欢迎。今年一进腊月,订购的人就特别多,有的单实在做不完,刘浩不得不推掉了。在她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了好几页,详细标注着客户的需求、取单日期等。
因为马上要到猪年,刘浩自己琢磨制作了几款“生肖猪”。“自己能有创新和突破,心里也很高兴。我希望顾客把产品拿到手里,不觉得这只是个馍馍。花馍象征着吉祥和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我更希望通过花馍能给大家传递一些传统文化观念,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刘浩说。如今,过年都喜欢回归传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刘浩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所学教给更多的人,不仅是推广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传承传统手艺。
责任编辑: 于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