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机说放手,真的不容易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1-05-12 10:18: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立群,之前因为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记》,一下子成为明星学者。从那以后,这个“有趣的老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一些热情的“粉丝”。他学识渊博,人又风趣,大家喜欢跟他聊天,当然也希望寒暄之余,顺便从他那里讨教点儿读书学习的方法或秘诀。

在这方面,他从不吝啬,很愿意跟大家分享。前不久,他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围绕“枕边书”的话题,介绍了自己正在读的书、喜欢读的书,以及读书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他的观点,来源于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思考,能给人带来很多启发。

比如,他说自己的“枕边书”主要是历史书,因为“历史认知的匮乏,会导致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很大误解”。当被问到“喜欢什么样的‘枕边书’”时,他的答案是“喜欢能给人启迪的著作”。

谈到自己的阅读习惯时,他说:“我看书一向比较慢,这可能和阅读习惯有关。不写笔记,但会在给我启发的书页上批批划划,留下初始的读后感。快读往往忽略了思考,慢读可以让我从容地思考。”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他经常重温读过的书。在这方面,他的观点是,“读过的书,不等于读懂了。新的阅历,新的认知,新的视角,都会产生新的看法,因此,有些经典会过一阵子再看看。”

如果有谁正因为不知道怎么读书而茫然,或者因读书不得法而苦恼,认真看看王立群教授的访谈,说不定就能够豁然洞开一片天地。

我与王立群教授,还有一段特殊的缘分。

2007年4月,我和当时部门副主任逄春阶一起,对王立群教授作了一次独家专访。那段时间,王立群教授一边忙教学和学术研究,一边忙着给央视《百家讲坛》录节目,实实在在的大忙人,很难找到空闲时间。在提前联系采访事宜,确认了他的日程安排后,趁着他稍有空当,我们立马动身,从济南坐上长途大巴车,经过6个小时颠簸,一路赶到开封,接着坐出租车辗转赶到河南大学。当晚,王立群教授在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那次采访的重点放在他与山东的情缘上,回忆往事居多,当然也涉及读书。王立群教授谈到,《百家讲坛》栏目即将推出20个学者读经典系列,他要主讲其中的“我读《孟子》”板块。他还谈到自己的规划,“主要讲三方面内容,一是《孟子》一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孟子》对我的影响,三是怎样读《孟子》。”

那时候,他这样解读:《孟子》讲的“大丈夫”人格的核心是自强不息。正如一个气球能够升腾是因为它里面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够升腾是因为他具有自强不息的强势人格。这种强势人格不一定表现在外部,而是内化为数十年自强不息的坚持。因此,具有这种强势人格就会有一副傲骨,而不是傲气。

所以,他也特别强调,“经典不是用来教诲别人的,经典的意义在修身。”

把王立群教授的这些观点合起来看,既合于古风古道,又有其独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核心还是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了不能如过眼烟云,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以期能够有所感悟,并身体而力行,于己有益于立德修身,遇时则可以兼济天下。

读书重要性不必多言。《论语·泰伯》篇中,记载了孔子论为学的一句话,“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杨朝明主编的《论语诠解》中,将这句话解读为:“学习好像来不及似的,还又怕失去了。”并引用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一句话“学问无穷,汲汲终日,犹恐不逮”,认为钱穆先生这个观点,准确阐释了孔子的本意。

孔子犹且如此,后人又怎能疏怠。

只是,到了今天,读书的形式开始产生“革命性变化”,数字阅读、电子阅读已经渐成主流,尤其成为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已经大大超过了纸质书阅读量。手机无疑是最便利的数字阅读载体,所谓“手机在手,天下我有”。朋友圈里的2021年“当今社会十大狠人”排行榜上,“上厕所不带手机的人”排在第四位,这个名次比上一年度排名略有下降,去年可是高居榜首的。

随着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优化升级,手机将覆盖更多的生活场景。换句话说,手机会更加离不开手了。

值得警惕的是,手机并非仅仅是一个阅读工具,阅读只是其中一项功能而已。即使本来确实是想读点什么,手指不经意间的一次触摸,可能就直接改变了阅读方向。还有,在算法基础上,针对个人喜好内容的推送,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从而冷落了阅读。以小视频为例。如果你喜欢猫,只要浏览或者搜索过一个关于养猫的视频,接下来就会有关于猫的各种视频,源源不断推送到你眼前,“你不在家时,猫是怎样想你的?”“这样的瞬间,是不是把你给萌化了”“怎样让喵星人不生气”……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不觉得累,就有海量的资源,可以不重复地让你一直看下去。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想到了郭德纲、于谦的相声,俩人斗嘴:你有病啊?你有药啊?你有多少?你吃多少?你有多少我吃多少,你吃多少我有多少。你有病啊?你有药啊……无休无止,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对手机说放手,真的不容易。不过,就阅读而言,大可不必过度焦虑,套用王立群教授的话来说,这只是一种阅读习惯。毕竟,一代有一代的自律,一代有一代的作为,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