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逐步投用,乐陵农科创新高地强势崛起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海峰
2022-03-17 17:15:2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这一栋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那栋是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那两栋分别是农业科技孵化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乐陵市农高区主任肖军介绍新建成的山东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中心,目前中心五大功能区域已全部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
作为德州市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高区,山东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5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系全省第7家。核心区位于乐陵市,于2017年11月正式挂牌德州(乐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8年12月,园区以第4名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2020年,在全国47个园区综合评估中位列第2位。
建设期间,农高区加大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等功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规划先行构建“1+3”格局
“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力引擎,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肖军说,正因如此,近年来,乐陵市紧扣提升现代农业发展主题,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为突出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乐陵市坚持规划引领,成立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各类规划。
2018年,编制了《乐陵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明确马铃薯产业区发展方向,积极打造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智能型马铃薯产业园;编制了《乐陵市调味品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以调味品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为引领,积极带动农业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编制了《山东乐陵·百味乐园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总体规划(2018—2020年)》,从“田、水、林、路、村、园、文、旅”八个方面做文章,延长园区产业链条。2019年,编制了《乐陵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明确乐陵乡村振兴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编制了《乐陵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2019—2023年)》,提出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有极高知名度的乡村旅游体验区,以产业园创建带动核心区发展。2020年,牵手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乐陵13个乡镇(街道)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积极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全域乡村规划提升等战略。充分结合区域特色的4项发展规划,让园区形成了“一个核心+三个产业集群”的“1+3”发展格局。
乐陵市委、市政府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高区建设南部生态区作为园区的综合核心区,主要承载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康养四大业态,是乐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拓展城市功能,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和城市绿肺,旨在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规划范围东起碧霞大街,西至京沪高速,北起S314省道,南至德滨高速。总面积53平方公里,涉及云红、市中、郭家、杨安镇、丁坞等5个乡镇(街道)、65个村庄,总人口3.1万余人。规划有“一心、一带、四区、多组团”,即: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农旅融合发展观光带、果蔬标准化生产功能区、调味品标准化种植区、生态循环农业功能区、休闲体验农业功能区和美丽宜居乡村组团。
为了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率先启动了南部生态区核心区建设,核心区覆盖17个自然村,占地29平方公里,共规划建设40个重点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产业。目前,已完成建设和在建项目20个,涵盖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总投资55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南部生态区初具形象和规模,为生态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核引领“三链”融合促三产融合
“园区建设突出综合核心区这一核心,通过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推动马铃薯、金丝小枣、调味品三大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肖军介绍。
成立于2010年8月的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枣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阿胶枣、免洗红枣、红枣礼盒、浓缩枣汁等系列产品,年可加工小枣1万公斤,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城市,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围绕着枣的“百样吃”,他们以科技为引领,开发出夹心枣、枣脯、枣茶、枣蜜、枣酒、枣醋等八大系列20多种产品,通过引进、培育枣产品深加工企业,把小枣身上的“宝”“吃干榨净”。
百枣纲目集团则加大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与山东农业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合作研发枣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共同开发小枣高端产品。
目前,园区建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农村部果蔬加工分中心等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平台分布于马铃薯、金丝小枣、调味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园区内企业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马铃薯、金丝小枣、调味品三大主导产业均全职或柔性引进了高层次领军人才,累计引进了20多名高层次人才,现有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122项,获批德州市级以上科技奖项1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德州市科技进步最高奖2项。
截至目前,园区企业科研投入达1.12亿元,获授权专利30项,拥有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5个,承担重大研发项目32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企业5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0家,马铃薯、金丝小枣、调味品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达305.2亿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了主导产业链条。肖军介绍,金丝小枣产业核心区红枣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拥有规模以上枣生产加工企业35家。马铃薯产业核心区的原原种产量占全国的20%,已研发并工厂化生产八大系列上百种产品,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为国内第一家产能超1万吨的全粉生产线;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已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用型新品系或品种18个。调味品产业核心区实现了辣椒、大蒜等调味品原料本地规模化种植,园区现有213家调味品加工企业,“小产业、大市场”,年加工调味品132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中国调味品产业城、中国调料第一城。
不仅如此,园区内的生产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朱集镇焦家村等6个自然村落被命名为省级森林村居,德润金丝小枣种植基地被评为“放心果园”,杨安镇全镇40多家调味品企业通过了QS食品安全认证,有9家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园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辐射带动效果明显。依托马铃薯、金丝小枣和调味品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园区全区就业与带动从业人员数20.95万人。
紧抓产业链“两头”助力食品名市建设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乐陵市马铃薯、金丝小枣和调味品三大特色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企业仍呈现“有山无峰”的状况,多数企业仍属小微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高、产品需提档升级等问题,前端研发和末端销售、品牌策划均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小枣黑化技术可以增强小枣的多氨酚和抗氧化物质,运用到产品生产中,可以生产黑化枣酒等高端产品。”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教授张仁堂说,为使这项研发成果尽快得到转化,他们正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和山东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我们瞄准健康食品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开发,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张仁堂说。
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乐陵市申报了德州市健康食品创新创业共同体。“抓住德州市健康食品创新创业共同体进驻园区的机遇,园区今后发展将做到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产业两头、实现三个转变、聚集四类主体、做好五个创新。”肖军说,园区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个中心,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重点抓住产业链的研发和销售这两头,做好前端研发的核心技术运用,抓好后端产品销售的品牌化推广。实现园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向依靠科技及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产业增值由依靠产量增加向依靠品质提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高效、生态环保转变。聚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四类主体、四种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实现园区产业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农业科技、设施设备和产品品种创新。
“今年主要围绕推进马铃薯种业振兴和争创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开展工作。”肖军介绍,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入驻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中心,新建了占地1380亩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开展耐盐碱马铃薯等种质资源开发选育,打造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马铃薯种薯生产供应基地。年底前完成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年可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2亿粒,规模和产能位于国内前列。目前,入驻园区的德州市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实验室已装修完成,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正式入驻,并完成多轮产业调研,掌握调味品、红枣、马铃薯等产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3月底前完成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科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计划年底前突破3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施3项省级以上科技专项,转化30项科技成果,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德州市级创新平台5家,为德州食品名市建设提供科技力量。
据了解,结合德州市“吨半粮”建设要求,乐陵市农高区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创建了2万亩“吨半粮”科技引领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在南部生态区核心区2万亩土地内开展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万亩方田”。同时,引进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与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微藻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高农作物品质,挖掘粮食产能。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爱耕耘”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在设计,将落户园区,为园区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牢牢把握‘农’‘科’‘高’三大主题,全力争创具有高新技术支撑与创新能力、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给农业插上科技之翼,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肖军表示。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胥爱珍 贾鹏 龙晓峰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