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持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薛良诚

2023-06-08 22:50:0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6月7日,聊城市政府召开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智造·临清市专场,临清市副市长王宏介绍了临清市的相关情况。

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流砥柱”

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22年,临清市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收入的80%,为社会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临清市各类经营主体84828户中,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达99.34%(私营企业2386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96户,个体工商户58711户)。尤其是在临清市22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217家,占比达到96.4%,营收总额占全市工业营收总额的80.3%。临清市已呈现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民营经济已成为驱动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目前,临清市90%的单项冠军企业、98%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所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临清市78%的研发经费来自民营企业,92.4%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在民营企业。特别是三和纺织、宇捷轴承、博特轴承等一批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涌现出一批“好品山东”等知名品牌。

民营经济已成为临清市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临清民营企业是临清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全市民营外贸企业占全部外贸企业的96.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市的85.7%,其中出口额占临清市的97.6%。无论是开发“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还是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新兴业态,民营企业都为临清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推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规划,强化优势产业膨胀规模。一是细致规划优势产业发展。临清市联合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山东农机工业协会,共同研究出台了《临清市轴承、纺织服装、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谋划发展道路。二是用心用力服务产业发展。通过开展“双百行动”(百名专家、百家企业),举办轴承产业高层论坛、全产业链发展大会、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山东行轴承产业专场等活动,为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目前,临清轴承产业、纺织产业先后获评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轴承产业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数字赋能,助力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一是坚持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组织1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问诊”,临清市上云企业达2841家、设备1.6万台,同时临清市政府还积极开展“工赋临清”行动,已经引导150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更是打造了一批“晨星工厂”“黑灯车间”等数字化标杆。其中,三和纺织已建成智能化纺纱车间,整体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三和纺织列全国棉纺织百强榜第9位。二是高标准推进轴承产业数字化改造。通过建设轴承数字经济园区和赋能中心,发挥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云轴联平台作用,构建轴承产业“智慧大脑”,不断加快推进智慧市场和物流园区等项目落地,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流通,打造中国轴承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带动轴承产业向千亿级迈进。

做好展会,提升轴承产业影响力。临清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临清·中国轴承产业高层论坛暨展会,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临清轴承产业发展良好态势。在前不久落幕的第八届临清轴承展会暨高层论坛上,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831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展出面积是历届展会之最,较上届展会增长50.3%。今年3月份,在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展览会上,临清市参展轴承企业占全部参展企业的近一半,进一步提升了临清轴承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知度。

真抓实干,助力民营企业做强做优

强化政策引领,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临清市政府结合全市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临清市实施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质升级提供政策支持。近期,临清市政府还将根据聊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召开临清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有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沃土。临清市政府建立“一件事”高频定制套餐,以办理1张营业执照为引领,实现多个关联事项同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打捆环评改革,对同一轴承园区建设项目,采取一个标准、一本报告、一次分析、一次审批的方式,通过实施打捆环评改革,降低了30%以上的成本和审批时限。同时,临清市政府还在主要商圈、商会、园区设置商事登记代办点,通过打造10分钟商事登记服务圈,大力营造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

聚力园区赋能,推动民营企业集聚发展。临清市政府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主平台,打造“双创基地+众创空间+产业园”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在园区建设上,通过用好增量,注重向内挖潜,累计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100多亩,已经建成轴承、家具、高端装备等9处园区,投用标准厂房250万平方米,入园民营企业突破1000家。在园区服务上,通过设施共享、服务下沉、星级评价等方式,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入园企业整体规模近100亿元,累计实现“小升规”32家,带动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园区。

聚焦研发创新,助力民营企业强筋壮骨。一是狠抓创新企业培育。临清市政府积极建立了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在临清市79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是民营企业)、10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8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培育企业品牌做优做强,持续发挥民营中小企业“主力军”作用。二是狠抓创新平台打造。临清市政府在59家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洛轴所轴研院、三和纺织服装研究院等平台功能,以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为引领,用好“揭榜挂帅”制度,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争取年底前至少转化10项科技成果。三是狠抓创新人才引育。临清市聚焦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注重团队引才、柔性引才。截止目前,已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外国专家36人,年引进高校毕业生约4000人、新增技能人才近1000人。下一步,临清市政府将坚持引育并重,提高人才质量,抓好人才培养、构建优秀人才队伍,持续夯实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大众报业记者 薛良诚 闫丽慧 报道)

责任编辑: 薛良诚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