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实施“三农优先领先”工程 走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路径”

2022-03-04 15:05:38 发布来源:邹平融媒

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提出要实施“三农优先领先”工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把更多资源和力量优先投向农业农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走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路径”。

当前,正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期,在长山镇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验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对麦田长势进行查看。围绕当前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技术,邹平市通过设立试验区,探索适合当地的粮食种植模式和高产规程。

“我们通过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验和展示了109个玉米品种和73个小麦品种,通过比对筛选出适合我们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长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猛说到。

在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邹平市还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截至2021年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66.1万亩,占耕地面积超过60%,年节水达5850万立方米,粮食产量增加了9886万公斤,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8.89万户,直接受益人口33万人。

邹平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孟迪告诉记者,在完成2021年度15万亩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年内再开工建设15万亩,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实现高产稳产的标准,推动粮食生产从传统一家一户小农生产,走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在调研时指出,要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九户镇,依托总投资4.23亿元的牧原生猪养殖项目和投资9000万元的和润肉牛养殖项目,科学规划养殖布局,合理调整畜种结构,带动生猪、肉牛、蛋鸡、奶牛等主要畜禽品种养殖全面发展。

九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房振田说到,近年来,九户镇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现有规模养殖场15家,带动周边养殖户400多户,规模达到年出栏生猪37.5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邹平市既注重打好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的“组合拳”,引导各镇街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城镇规模,又着力培育农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蓬勃势头,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邹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奎介绍,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1269”工作思路和部署要求,落实好1+9+N工作安排,实施好“三农优先领先”工程,守牢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今年将实施品牌行动和粮种优选计划,以实现单位土地增产提质增效为抓手,紧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实干、担当作为,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为建设现代化富强文明新邹平贡献“三农”的力量。

(记者 杨海龙 通讯员 冯涛 孙雪宁 卢天 李蓓蓓)

责任编辑: 刘宪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