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带你到无棣看祭海

大众日报记者 姜斌

2023-02-22 18:40:1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祭海古场旌旗飘扬,30个村的赛鼓队、秧歌队和传统文化表演锣鼓喧天,响彻云端……这是记者在无棣县马山子镇脊岭岛和岔尖渔港看到的场景。 在山东省最北部的海滨小镇滨州无棣县马山子镇,举行了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附近的渔民、盐民及八方游客齐聚脊岭岛和岔尖渔港,以传统的祭海祈福活动,祈愿风调雨顺,渔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2022年《脊岭岛龙王庙祭海仪式》被确定为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祭海民俗盛典包含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文化展示等环节。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契点,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物质生活。二月二龙抬头,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出海打渔。 祭海祈福大典活动是整个节庆的重头戏,由当地渔民、盐民自发组织安排。伴随着阵阵渔家号子与震耳的锣鼓和鸣,祭海祈福盛典启幕。祈福队伍抬着祭品与美酒浩浩荡荡紧紧跟随,走向祭祀台。主祭官虔诚奉香,宣读祭文、以传统的方式敬天、敬地、敬海,祈祷远航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把海碗高举过头,低首缓缓洒在脚下。渔家汉子双手托起一只大海碗,面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声喊诵:“一敬酒,风平浪静;再敬酒,出入平安;三敬酒,鱼虾满仓。”祭祀礼毕,主祭官振臂高呼:开海了!开海了!开海了! 活动现场,为了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参与非遗、申报非遗,无棣县文化馆筛选了市级非遗项目《大山安林八大碗》《葫芦烙画》省级非遗项目《塘坊糕点制作技艺》《鲁绣(绒绣)》等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参加了此次非遗展览活动。 中国• 滨州 2023乡村好时节二月二民俗祭海盛典暨第16届海洋文化节活动是2023年滨州打造“一季一大节,一月一小节”乡村好时节临海游品牌的一个重要节点。滨州市无棣县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水养殖面积达76万亩。近海盛产海参、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和各种贝类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泥螺资源尤为丰厚,是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无棣县还有广阔的滩涂,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盐田密布面积600万亩,年产300万吨,有“全国海水制盐第一县”之美誉。不仅有渔村水沟和岔尖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而且先后规划建设了北海凤鸣湿地和黄河岛两大原生态湿地公园、海瓷和海盐两大生态博物馆,更有一条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古贝壳堤,无棣海岸长,渔业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杨景成 报道)

责任编辑: 姜斌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