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陪你过大年|泊里麦草画:烙铁为笔画春秋
大众日报记者 张忠德
2022-02-01 07:07: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做生肖画已经是第二年了,去年接了400多幅订单,今年翻了一番,昨天刚刚交了200多幅。”1月13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的麦草画展馆里,记者见到了54岁的许加梓。不久前,以他为传承人的“泊里麦草画手工技艺”成功申报山东省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
“今年,我们做了一点小创新,把生肖虎麦草画嵌在挂历中,配送画框。这样可以一物两用,挂历用完了,可以装在画框里做成摆件或者挂件。”许加梓的话里透着些许小得意。
麦草画又叫麦秆画,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小麦历来被我国视为神圣之物,“麦草化树保光武”的传说故事更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麦草画的历史悠久,祖辈口口相传,我们许家做麦草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许国,由当时的民间艺人制作;而有记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清代,我的曾祖父曾经用麦秆作画、制作小玩具售卖,算起来,我是第四代。”许加梓告诉记者。
“就拿麦秆的选择来说,需要特别的品种,泊里当地的麦秆软、细,不太适合,我就在聊城、菏泽等地流转了二三十亩土地,专门供应。”许加梓说,“而且,一幅麦草画从麦秆加工到最后成画,要经过二十七八道工序,单说制作麦秆画板,就有熏、蒸、漂、裁、刮、推、染等十二道工序。”
最难的是“烫”。麦草画以小麦的金黄色为底色,光影明暗、文字题词等依靠烙铁熨烫而成,再辅以部分染色的麦秆条。许加梓告诉记者:“我父亲那时候的工具简单,只能把烙铁放在锅灶、煤球炉里加热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掌握火候着色。想要颜色深一些,温度就要高一些,但还不能过高,容易烫糊。相比木头、葫芦,麦秆更薄,烙画难度就更大。现在有了能显示温度的电烙铁,操作更简便,但是仍然需要工匠长期的积累。”
许加梓就用了接近两年时间才“出师”,“2010年,客户定制了一批《千古琅琊台》群雕画,有680多幅,当看到我的成品后,父亲第一次跟我说了一句‘差不多了’。”
在深耕作画能力的同时,许加梓也没忘记父亲心心念念的“传承需要市场”。“回想起来,父亲真的很睿智,他通过看新闻就断言,随着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他回忆说,“那几年,我就全国各地到处跑。第一批选择的是一二线城市,因为那里消费能力强、市场接受度高,最终也是在北京挖到了第一桶金,60多幅画卖了78000元。”
2015年,许加梓成立了青岛秦汉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市场化之路,一个黄金机会也悄然降临。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泊里麦草画受邀参加了峰会的“齐鲁风韵展”。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许加梓再也不用到处奔波,安心搞起了创作。“峰会后,各级也加大了扶持力度,泊里镇政府2019年为我免费提供了现在的这个展馆,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订单也越来越好,从2008年一幅画都卖不出去,到现在每年超过1万幅,我就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手艺去琢磨一些精品。”许加梓告诉记者。
2020年父亲的离世也让许加梓认真考虑起这门手艺的传承问题。最令许加梓高兴的是,刚上六年级的小儿子对麦草画的兴趣逐渐展现出来。“从小,我就培养小儿子的绘画兴趣,寒暑假的时候,他也会来到展馆,自己动手做一些麦草画的作品。”许加梓说。
手造人说
争取将麦草画推向国家级非遗
泊里麦草画手工技艺传承人许加梓:我父亲先后收了60多个徒弟,但大部分都没有坚持下来。做麦草画,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
我和镇上合作,每年搞几次技能培训,除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从中挑选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同时,我们也会走进中小学,进行兴趣培养和课程培训,最近,还在与职业学校探讨设立特色课程的可能。
麦草画手工技艺成为省级非遗后,我还要争取将它推向国家级非遗,这一代人如果完不成,那就下一代来做。
责任编辑: 张浩 徐超超 签审: 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