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月入三千的博士生,该不该加薪?

大众日报记者 张兆友

2022-11-30 11:03: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张兆友

近日,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但每月收入仅有3千多元,建议给他们增加10万块钱,使他们每个月的收入达到1万元。

“做科研时是打工人,领工资时为学生”,这是大多数博士生对自身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的调侃,也折射出这一群体身份定义的尴尬之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之后,呼吁给博士生“加薪”的声音迅速引起共鸣。

博士生到底有多需要“加薪”?我们可以通过两组数据来看一下。

《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106837元,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9.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62884元,比2012年增长1.19倍,年均增长9.1%。

博士生最近一次集体“加薪”是在2017年。当时,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1万元提高到1.3万元。算下来,在2009年的基础上,平均每人每月补贴仅增长了250元。

通过对比可知,不管是绝对值还是增长率都明显处于下风的博士生还真不是在“哭穷”,而是真的“穷”。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人才问题作为专门篇章进行论述,这表明人才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重要性前所未有,人才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塔尖”人群,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科学研究的后备军。在读博士待遇偏低,经济难以独立,一方面会消磨大部分博士生的科研热情,让一些可塑之才“出走科研”,另一方面也会致使部分具备创新潜力的优秀学子“出走国门”,客观上造成人才流失。此前,就有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博士研究生资助和津贴较低,是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之一。

讨论中不乏有这样的声音:在读博士作为学生,读博的过程也是提升个人能力和丰富人脉资源的蓄势过程,不应过分在乎当前的收入。的确,博士的后发优势明显,这在各地人才引进待遇方面就有所体现。以山东淄博为例,当地推出“人才金政50条”,综合每月生活补贴和一次性购房补贴,硕士可领取的补贴总数达24万元,而博士则为54万元。这样算下来,仅这一条,博士毕业后就比硕士多了30万“隐性收入”。账可以变着花样地算,但对尚未毕业的博士生来说,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再怎么诱人,都不如眼下的“生存”更现实,如何体面地走完“最后一公里”,显然是更值得关注的话题。不解决当下的实际困难,仅一句“未来可期”无异于“画饼充饥”。

为博士生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高校首先要扛起责任。近年来,不少高校已经通过“加薪”方式,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热情。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就开出年保底收入10万元的“高薪”(助研费+助教费+奖学金),面向名校招收优秀博士生。

提高博士生收入是大势所趋,但仅靠再一次集体“加薪”实现月入过万,说到底是不现实的。一般而言,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与国外相比,我国博士生通过自助获得的报酬型资助所占比例较低,社会方面给予的资助也有待完善。我们要做的,是把提高待遇与培养相结合,在普遍提高博士生待遇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博士生的收入水平,拓展其收入来源,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意愿和行为。如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鼓励导师拿出课题经费的一部分支付给博士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不用挣扎在“低保线”上、拥有相对体面生活的博士生群体,将能够更好地投入科研、潜心科研,接棒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 王建国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