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丨烹好预制菜,不能只靠“猛火”

2023-11-20 18:00: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李振

从无人知晓的陌生概念到老幼妇孺街知巷闻,烧热预制菜的显然不是一把虚火。除了疫情催生的风口,企业扩产、资本涌入、政策到位,无论是上游的农产品生产、物流运输还是经销商、零售商,几乎所有涉及主体都在铆足了劲,朝着万亿级的方向努力。

但真正把预制菜这道菜烧好,却不能只靠短期内密集投入人、财、物各类资源的“催熟”。确实,高强度的资源投入让预制菜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深入了解会发现,预制菜产业在很多地方还失于精细、失于长远,比如缺少统一规范带来的产品五花八门、品质参差不齐;比如缺少对科技研发的相应投入,预制菜保鲜、口感等技术难题得不到突破,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膳食的需求;生产线扩张迅速,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者教育,导致产品上市后却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抵触等等。可以说,今天舆论场上不少关于预制菜的负面声音,其实跟“大火猛烧”所带来的“夹生”不无关系。

(图源:新华社)

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任何一种新食物端上餐桌并且受到消费者的认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预制菜自然概莫能外。另外,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产业高速发展阶段,通常也是问题的集中爆发阶段,这一时期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相关企业持续增加,经营方式、流通渠道、应用场景也愈发多样,产业在融入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质疑和批评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破解问题。

预制菜的前景是明朗的,消费端的需求也是真实且难以逆转的——中餐烹饪耗时长,在很多家庭中是不小的家务负担,而预制菜的出现剥离掉烹饪的前期阶段,让消费者几分钟就可以享受到原本几十分钟才能准备好的热餐,对于年轻一代的城市上班族而言,实在是难以抵御的便利诱惑,也势必有广阔市场。

(图源:新华社)

但也要看到,食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低品质不健康甚至有害的预制菜产品一旦流入市场,端上消费者的餐桌,哪怕只有一例,也会损害消费者权益,打击公众对预制菜的消费信心。面对当下预制菜领域的问题,应当正视不回避,从源头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育新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预制菜产业制度设计和政策优化方面有所欠缺薄弱,迫切需要快速跟进,适应市场需求和快速变化,同时在建体系、立规范、强监管、储人才等环节下功夫,为预制菜发展谋划方向,厘清边界,理顺各方关系,“文火慢炖”把预制菜烧成百姓的放心菜、可口菜。

相关链接:蹲点深一度|“冷”“热”交汇预制菜

责任编辑: 李文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