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

2022-09-23 09: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随着山东省“邮政杯”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师生和家长关注到书信文化,尤其是家书文化。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既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更展现了他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近期,小编将和大家一起回顾部分共产党人的家书,再忆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以身许国、矢志不移。

写信人:邓恩铭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1921年7月出席了党的一大

收信人:邓恩铭的父亲邓国琮

时 间:1924年5月8日

地 点:山东淄川

邓恩铭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板本寨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1917年,他离开家乡,去山东投奔过继给黄家做县官的二叔黄泽沛,在二叔资助下到济南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成为山东颇有影响的学生领袖之一。1921年春,邓恩铭、王尽美等人发起建立济南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以20岁的年龄成为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这封信是1924年5月邓恩铭在回青岛途中写给父亲邓国琮的。信中提到的印寿、三爷分别指的是邓恩铭的堂弟黄幼云、二叔黄泽沛。当时,二叔和堂弟要回家乡贵州荔波。邓恩铭向父亲坦陈,自己本应一同回家看望双亲,但他必须以党的工作为重,只得将亲情放在一边,硬着心肠不回去。

油画《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左起依次是王尽美、何叔衡、毛泽东、董必武、邓恩铭、陈潭秋

邓恩铭投身革命活动,是违背家人意愿的。他的叔父发现他参加革命活动,既惊又怕,极力阻挠,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并且中止了对他的经济援助。他的父母期望他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便在家乡给他定了亲,来信催逼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来拖住他。但是家人的反对没能动摇他坚定的革命决心。他在信中说自己因党的“职务缠身”不能回家完婚,明确表示:“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道出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执着信念,当然也包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叛。邓恩铭在信中希望父亲不要以常人的期望要求自己,能支持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

邓恩铭幼时随父亲行医治病

1928年春,中共青岛市委进行改组,邓恩铭任书记。1929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监狱中,邓恩铭领导其他党员两次组织越狱斗争,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1931年清明节前一天,即4月5日凌晨,邓恩铭在济南英勇就义,年仅30岁。在牺牲之前,邓恩铭曾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家书,并附上一首诗,抒发自己的共产主义高尚情操和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欢迎参加山东省“邮政杯”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

点击查看 山东省“邮政杯”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 张誉耀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