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山东手造”的文化基因——鲁班和鲁班锁

2022-09-27 10:29: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孔祥建

在历史长河中,齐鲁大地孕育着醇厚绵延的传统文化,锻造出精妙绝伦的手工技艺。正是山东丰富而又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滋养着一代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孕育出誉满海内外的“山东手造”。鲁班锁作为山东的文化名片,“山东手造”的亮丽明星,更是体现出齐鲁文化的独特文化价值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介绍鲁班锁,首先要认识“圣匠鲁班”。

鲁班,春秋末期鲁国人,一个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名字。小学课本里有他的传说,土木工匠们尊他为“祖师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以他的名字命名。两千多年来,许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作为山东老乡,鲁班与孔子等先哲们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手艺人,是一名手工业者。鲁班没有居庙堂之高,而是处江湖之远,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地推动力。如果说孔子是“心对心”传递文明,那么鲁班就是“手把手”传承智慧。他的作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他的创新促进了先民的生产生活,历代以来,人们把他奉为“百工之祖”。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传说是鲁班的发明,是一种榫卯结构的中国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鲁班锁的形状和内部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在阴阳卯合、榫卯结构的穿插中,蕴藏着大智慧及深厚的哲理。鲁班锁由最初的三根、六根、九根木条组成,三维拼插,内部凹凸啮合,外观严丝合缝、十字立体,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八根、二十九根、六十多根,外观与结构变化更是无穷无尽。如今,鲁班锁材质颇为讲究,选择紫檀、花梨、酸枝等名贵硬木为材质,采用了嵌银丝、雕花等工艺制作。鲁班锁表面绘有祥云、如意、万福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平安美好。鲁班锁以传统工艺制作,结构精巧,集装饰性与趣味性、民间智慧与当代审美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鲁班锁的结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业首创的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的起源。

在明代《鲁班经》里,就有鲁班发明榫卯结构、斗拱结构的记载。清代的《四库全书》中,更详细地介绍了榫卯、斗拱结构的各种原理和制造方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造型设计,灵感就来自于榫卯、斗拱。

中国科技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整个建筑为单体正方形,形似一个巨大的“鲁班锁”。这样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现代科技馆的特点,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特点,蕴含着“解锁”“探索”的寓意。在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就有这样一件展品——鲁班锁。鲁班锁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形式,分为三件式、六件式、十二件式、球式等进行展示和介绍。据统计,鲁班锁可以组成的样式多达119963种,其奥妙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鲁班锁的精巧和缜密,正反映出鲁班“原生态”的创新精神和理想追求,反映出山东人民“汗水出天才,实践出真知”的风貌和品格,更反映出作为 “山东手造”所蕴含的深厚绵延的文化基因。

鲁班,凭借着对生活的爱心、做事情的专心,他发明了锛、凿、锯、斧,打造了门、窗、桌、凳、床,生产了碾、磨、臼、碓,建造了桥、房、殿、亭、阁,成为了木、瓦、石、雕、舟、车、机械、建筑等行业的“百工之师”。班门弟子走天下,自主创新“金饭碗”。鲁班文化正在逐步成为创造物质、精神两个文明的无穷资源。

古人云:“榫卯万年牢”。鲁班锁不用钉连,不用胶合,便能使事物牢固成型,这种美感给人天然质感,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相一致。组件之间相互穿插和拥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蕴含团结和包容,正是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合文化”,反映到今天,不就是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吗?最值得强调的是,鲁班锁更是吸收了山东本土的文化思想,即儒家“和而不同”的君子思想,拼接架构象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和谐理念,彰显出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宽厚胸怀和人文智慧。

王中先生是鲁班文化研究专家、国家一级编剧。二十多年来,他深入研究圣匠鲁班,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和民间传说中精心搜寻鲁班故事,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细心探寻鲁班留下的遗迹,先后撰写了二十多万字的鲁班研究资料以及鲁班民间传说,其中《鲁班的传说》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中先生认为:“当代中国亟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鲁班原始创新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振兴民族工业。从长远看,必须将鲁班精神植根于青少年心中,勇于‘班门亮斧、国门亮剑’,中国才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才能领先世界,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班门传人走天下,天下无处不鲁班。”山东人的老乡鲁班,是一位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巧匠,是一位极具智慧、创新创造的能手,是一位坚守道义、从善如流的君子。我们今天围绕鲁班锁等山东手造作品,让老手艺成为时代“金名片”,让“山东手造”品牌焕发新活力,绽放更加迷人光彩;我们传承鲁班的工匠精神,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深度耕作山东人文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注入山东文化力量。

(作者孔祥建,系孔子后裔第75代孙,就职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际交流部)

责任编辑: 李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