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同,山东与沿黄省区形成良性合作
大众日报记者 李欣苁 张海飞 吴永功 策划 兰传斌
2022-10-21 11:52: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0月19日15时,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集体采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山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介绍了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的生动实践,以及山东非凡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
在集体采访中,“大力推进和沿黄各省区合作”受到中外记者关注。这让大家不由地想起了山东、河南两省的那场生态“对赌”。
2021年4月,山东、河南两省签订省际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对赌”数额达1亿元。2022年7月,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消息,自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这样的“鲁豫有约”,很有点资本市场上“对赌协议”的意思。一般的“对赌”有人输有人赢,这场“生态对赌”却只有赢家——河南付出了努力,拿了1.26亿元,是赢家。山东掏了1.26亿元,得到水质良好的黄河水,也是赢家。
从执行结果来看,鲁豫两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为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供了示范样板。财政部给予专项奖励2亿元,并在全国推广山东做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环保、优生态,全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山东底色更靓,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这十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控制到39微克每立方米、较2013年改善60.2%,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60.8天下降至3.6天,降幅达94%。“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2021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历史性消除了五类及五类以下水体,优良水体比例跃升至77.8%,“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重回身边。
这十年,山东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4%。关停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光伏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全国首位。
这十年,山东生态承载能力有效提升。连续5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9个重点问题全部整治销号,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107个违法违规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黄河三角洲年产原油近30万吨的300处油井全部退出。黄河口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群集,近海海域大叶藻、斑海豹等濒危生物明显增多,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山东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这十年,山东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省市县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等落地见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开展两轮全覆盖式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创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实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现了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评估闭环运转,监测、执法、治理、督察高效协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荣获综合成绩全国第一。
十年来,山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重磅规划接连出台、“首个”举措频频亮相……通过不懈努力,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山东”,正在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欣苁 张海飞 吴永功 整理报道 策划:兰传斌)
责任编辑: 李欣苁 签审: 刘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