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环境匹配视角下的员工安全和职业健康心理

2023-08-12 13:37:5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职业安全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工作场所仍不时发生事故和人员伤亡问题,工作场所的安全事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残疾率的特点,这不仅会对员工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影响员工的出勤及工作表现,还会影响组织的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在众多安全事故中,虽然大多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但个体的行为因素是引发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在安全事故中,由于个体的失误或者不安全行为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在70%以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因此,探究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升员工的安全行为、减少其在工作场所中的风险行为,是目前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紧迫问题。

王大伟、胡艺馨、毛文勖等(2021)在国际权威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上发表论文,从人-环境匹配视角出发,探究人-工作匹配和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的行为是个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与其所处情境有关。而作为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与工作环境的匹配(Person-Environment Fit, P-E)一直被认为是解释和研究组织中员工行为和表现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人与环境共同作用”的思想。根据人-环境匹配理论,员工个人的内部特征与组织某些特征的一致性程度,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即,如果环境的支持度与员工的需求具有一致性,就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投入度;同时,人-环境匹配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建言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等行为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人-环境匹配被认为是改善员工行为(如,安全行为)和组织绩效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人-环境匹配中,环境的维度主要包括岗位、组织、职业、团体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人-工作匹配(Person-Job Fit, P-J)主要强调个体素质(如知识、人格特质)或者个人期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匹配,属于微观层面的个人与工作要求的互补性匹配;而人-组织匹配(Person-Organization Fit, P-O)则表示个人与组织之间特征相似或需求互补,属于宏观层面的相似性匹配。相关研究证明,无论是人-工作匹配还是人-组织匹配都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因此,王大伟团队将人-工作匹配和人-组织匹配作为人-环境匹配的两个从属概念,探讨人-环境匹配的(不)一致性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此外,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行为是个人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作用的,而认知因素是个人特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安全感是个体面对有风险环境的一种安全信念与认知,当个体认为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时,可能更多地与环境或他人进行交流,做出高抱负或角色外的一类行为,而这些行为和安全行为的要求一致。因此,王大伟团队在研究中引入心理安全感这一主观认知因素,探讨其在个人环境匹配和安全行为关系间的作用机制。综上,王大伟团队从人-环境匹配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探讨人-工作匹配和人-组织匹配之间的一致性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以揭示人-环境匹配一致性影响员工安全行为的内在机制。

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选取胜利油田800名员工,对其进行两阶段的问卷调查。通过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高人-工作匹配和高人-组织匹配条件下,员工的安全行为水平高于低人-工作匹配和低人-组织匹配,也就是说,人-工作匹配度和人-组织匹配度越一致,其安全行为水平就越高。心理安全感在人-工作匹配度和人-组织匹配度与员工安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图 1人-工作匹配与人-组织匹配一致性与安全行为的响应面

图2 人-工作匹配和人-组织匹配不一致时与安全行为的曲线图

注:使用Z分数进行转换,得分0表示人-工作匹配和人-组织匹配的平均分。得分2表示分数高于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2的分数表示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

研究揭示了人-工作匹配度和人-组织匹配度对安全行为的共同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员工安全行为的前因变量,同时有助于拓展人-环境匹配与安全行为的研究,此外,心理安全感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团队氛围,将环境因素与个体认知因素相结合,为未来的安全行为研究和职业健康心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研究对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当人与环境的匹配度高时,员工倾向于表现出更多有益于员工个体和组织的安全行为,因此,在招聘的过程中,组织应该将员工与工作的价值观匹配度作为重要的筛选标准;此外,企业在考虑员工的任职时,应选择与组织匹配度较高的管理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领导对下属的影响;领导和管理层可以向员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培养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满足他们的工作要求和组织需要,并进而提高员工的岗位匹配度;企业也可以通过轮岗、工作再设计等方式,帮助员工加深对岗位的兴趣和了解,从而提高员工与工作的匹配度。最后,只有心理安全感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社会,员工更注重自我成长和个人价值。因此,组织应寻求让员工体验到工作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对员工进行安全信念教育,并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使其认识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主动增加自己安全参与行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