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访丨菏泽巨野:“画二代”返乡接唱文化好戏

大众日报记者 赵念东

2023-09-20 11:00:2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20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一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围绕“文化振兴”,现场采访了菏泽农民画画家徐凤秋。

巨野县是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也是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的“中国工笔画之乡”,工笔牡丹画作为当家画种,全国各大画廊、画店销售的手绘工笔牡丹画,80%来自巨野。近年来,随着巨野工笔画知名度的提高和产业链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画二代”返回家乡,从事牡丹画创作、装裱、展览、销售等,扛起了书画产业的大梁。

“因为临近双节,这段时间的订单量比较多,大多发往北京、浙江等地。”在巨野县一处工作室内,90后张良和马龙云夫妻俩正与工人们忙着装裱书画、打包订单。张良的母亲徐凤秋是巨野县鲁西书画院院长、非遗工笔牡丹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地道的农民画家。她创办了鲁西书画院,经过30余年的默默耕耘,先后培训出6000多名农民画师,其中,技法成熟的画师月均收入能在3000元以上,真正吃上了“文化饭”。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书画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后继有人,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这是徐凤秋近几年着重思考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他们看!”于是,徐凤秋想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和儿媳。

张良和妻子马龙云是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收入稳定。“因自幼耳濡目染,我对工笔画有着特殊的情怀。近年来,看到家乡书画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宽广,最终决定从老一辈书画人手里接过接力棒。”在徐凤秋的支持下,张良、马龙云两人返回家乡,全身心投入到书画产业中。

两人在鲁西书画院成立了巨野工笔牡丹画创作工作室,凭借在北京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创新以往传统的销售方式,借助现代网络销售平台,以“传统画院+新零售”的营销模式,在北京、贵州、山东成立文化销售公司,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推陈出新,书画作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年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

随着订单量日益增多,单靠鲁西书画院一家已不能满足订单需求,在徐凤秋的倡议下,巨野县12家画院参与其中,每天创作工笔牡丹画超过1000张,让更多放下锄头的农民不出家门增收致富。

巨野工笔画的成功“出圈”,让越来越多像张良这样的“画二代”看到了家乡书画产业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商机,他们纷纷回乡,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不断拓宽书画传播渠道,引领行业新风尚,为巨野工笔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徐凤秋说,这两年,他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在外的年轻人和“画二代”们陆续返乡,从事与工笔画产业相关的工作。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全县书画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促进了巨野书画艺术繁荣和健康发展。

为让每一位愿意画画的农民能学上画,画好画,吃好书画“产业饭”,巨野县大力推动基层书画院建设,每年列支300万元作为书画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推动农村画师培训、农民绘画专题展览和基层书画院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衔接区书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基层画院,打造工笔牡丹画体验区。

据统计,目前,巨野县已发展绘画专业镇8个,专业村50个,基层画院49家;拥有书画培训机构160家、镇村书画创作室600余家、装裱店300余家、购销网点1000余家,书画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工笔画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文化产业。

如今,巨野真正做到了想学画有人教、想画画有地去、想卖画有人收,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提升了农民文化素质,改变了农民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肖守祥 报道)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