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双语探索建构小初衔接课程体系

2023-11-02 11:53: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全面推进实施六年级升学准备和七年级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学校立足办学实际,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究,建构了“四维三径三保障”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初衔接课程体系。

学校聚焦身心健康、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社会担当四个维度,打通了衔接周专题课程、渗透式学科衔接、贯通式特色课程三条路径,建立了跨学段教研制度、衔接性家校协同制度、一体化学生管理制度三个保障体系,有效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四个维度形成小初衔接教育的新样态

在小初衔接教育实践中,学校聚焦身心健康、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社会担当四个维度,科学做好顶层设计,以六年级为主做好新学段升学准备,帮助学生建立对升入初中的积极期待、充足信心和美好向往;以七年级为主开展入学适应教育,统筹规划教育活动,注意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帮助学生在爬坡过坎过程中,让学习自然发生,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无缝衔接。

三条路径构建小初衔接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六七年级学生在知识准备、学习方法、心理素养等多维度的有效转变,学校开设“衔接周专题课程”,实施“渗透式学科衔接”,开发“贯通式特色课程”,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平稳过渡。

开展衔接周专题课程,为学生顺利过渡奠基。每学期末,由九年级的老师为六年级的学生上衔接课,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找到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点,老师们精心设置授课内容,开展适合学生当前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

初中入校第一周,班主任老师引领学生学习《新生入学手册》,开展新生军训活动。通过军事化训练,培养了学生融入集体的团队合作意识,规范了学生行为,锻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品质。

学校组织初中优秀学长到六年级进行经验分享,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六年级学生充满信心地走向未知的初中生活。

六年级毕业,小初老师合作编写了暑假作业——《东方花开蓄待发》,内容涉及假期计划、时间安排表、语数英作业内容以及我的假期感悟等。指导学生有序完成学科假期作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维研究方式逐渐向初中过渡。

实施渗透式学科衔接,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初衔接建设上,六七年级采取试题互悉、课堂互进、课程互融、教师互动的方法,梳理各学科知识渗透点,让学科衔接贯穿整个六年级课堂教学中。

利用市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学网、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等教研平台,六七年级教师共同研究学案、教案、试题编制和试题答案。老师们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教学衔接渗透点。

小初共同开展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奏一首曲、同演一台剧等活动,新颖生动的课堂逐渐打开学生视野,实现思维的转变和学习方法的优化。

开发贯通式特色课程,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平稳过渡。学校开设贯通式中医药课程,针对小初衔接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邀请专家给孩子们进行线上线下中医药专题讲座,学习减压操,调制养生汤……这一系列中医防护,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发生,锤炼健康体魄,实现学生身心发展平稳过渡。

学校开设贯通式诗教课程。六年级中华经典诵读,为初中阶段尝试诗歌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编印了《诗语心澜》等学生原创诗集九册。每年定期举办诗文咏诵会,为师生吟诗颂歌搭建平台。

学校开设贯通式木工体验课程。六年级开展了木剑、梳子等生活中小物件制作活动,七年级开展了融合传统文化的木工教学。木工体验课程培养了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除此之外,贯通式悦动双语课程、十二生肖大盘点、校园活动等课程的开设,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小初衔接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个保障为小初衔接课程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衔接课程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了三个保障制度。

一是中小学跨学段教研制度。打造六七年级常态化贯通式教研,定期开展小初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共同组织学生作文大赛、课本剧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等,在交流互访中,让六年级学生逐渐向七年级靠拢。

二是衔接性家校协同制度。如系列化专家讲座,共享式家长沙龙、问题导向家长会,个性化的家访制度等,通过家校合作不断推动小初衔接的构建。

三是一体化学生管理制度。六七年级同处一个校区,同一套领导班子,实行“大部制”统筹管理,缩短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的适应期,实现自然衔接。

衔接教育成果显著

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九年一贯制学校“四维三径三保障”小初衔接课程体系建构,取得突出的成果。

通过教育衔接工作,促进了学校品质提升。学校《九年一贯学校构建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研究》获济南市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通过教育衔接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评为历下区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引领校。《九年一贯制“四维三径三保障”小初衔接课程体系建构》获衔接课程一等奖。在历下区全学段衔接主题论坛上,学校做典型发言。

学校举办以“聚焦古诗文教学,探索小初衔接新样态”为主题的片区小初衔接主题教研活动。展示了学校小初衔接教育的成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共有近50名教师获得全国省市级优课,其中有国家级获奖教师10名,省市级骨干教师33名。

通过教育衔接工作,促进了学生素养提升。学校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实施小初衔接教育的实施意见》,《构建小初衔接教育体系,聚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发表在《历下教体2023年第五期》。

连续六年,学校学考成绩在历下教育名列前茅。近三年,小初衔接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近百名学生在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山东省国防知识竞赛、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近10名学生荣获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济南市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学校将充分依托九年一贯制制度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继续加大贯通型复合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创生小初衔接教研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努力赢得社会的满意。(通讯员 李晓蕾)

责任编辑: 蔡明亮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