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崛起大家谈|“位”来担当力开新局!为鲁西崛起提供坚实水源保障

2022-08-26 22:02:1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为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走在前、开新局”,大众日报聊城新闻、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研究室、聊城市社科联联合开设“鲁西崛起大家谈”专栏。本期客户端刊发聊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月莲的来稿。

“位”来担当力开新局

为鲁西崛起提供坚实水源保障

聊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月莲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新一轮“鲁西崛起”的“集结号”,位山灌区作为全国第五大、黄河第二大、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将立足大聊城、大水利发展格局,树牢“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理念,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不断为鲁西崛起贡献灌区智慧和力量。

位山黄河公园

坚持节水优先,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水资源紧缺的聊城来说,引黄供水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事关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位山灌区承担着聊城65%的耕地灌溉任务,还兼顾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工业等供水,承担向河北雄安新区跨流域调水任务,被誉为“鲁西命脉水城之源”。我们将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把握水的基础命脉作用,认真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调配,不断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做好供水监管,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努力让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位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施工现场。

坚持夯基固本,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水网。水利工程是防治干旱、根治水患的重要基础依托。位山灌区运行着聊城绝大部分水利工程,我们将自觉融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发展大局,加快实施“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创新实行“党建+1+2+N”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着力构建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灾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网,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抢抓水利部数字灌区先行先试机遇,大力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物联感知网,加强“算力、算据、算法”提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构建智慧灌区体系,实现涉水信息智能采集分析、远程控制调度和科学智能决策,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进程。

位山灌区渠首工程——位山引黄闸。

坚持生态保护,打造“幸福河渠·生态廊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聊城最美的发展底色。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改造、推进堤防绿化提档升级,新添一批城乡道路与灌区渠道交汇节点“水·堤公园”,建设一干渠“乡村绿道”、二干渠“城市漫道”、三干渠“楷模大道”样板段,形成集生产交通、绿化美化、景观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百余公里生态廊道,打造沿黄绿色生态廊道灌区样板。进一步优化整合文旅资源,提升位山黄河公园品牌效应,提质国家水利风景区,挖掘传承黄河文化、水文化、灌区文化,打造聊城黄河文化新高地,点亮聊城生态旅游新名片。

创新实行“党建+1+2+N”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常态化督导考核,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精品工程。

坚持改革创新,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的殷切嘱托,明确“12345”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生态灌区”这一奋斗目标,用好科技赋能、司法护航两项助力,激发改革创新驱动力、制度体系执行力、干部队伍迸发力三大动力,推动“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幸福河渠·生态廊道、数字灌区、沉沙池区综合治理四项重点,强化全面从严治党、领导责任体系、闭环管理模式、考核评价机制、多元化宣传矩阵五项保障,打造“节水型、生态型、法治型、创新型、开放型”灌区,努力为鲁西崛起提供更加坚实的水源支撑。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良诚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