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聊城丨奋力蹚出聊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子

大众日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2022-09-26 12:41:2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26日,中共聊城市委“山东这十年·聊城”主题系列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这座千年古城加压奋进、加速蝶变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动能转换成效卓著。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动力活力。请问,聊城在动能转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为今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近年来,全省动能转换强势突破,高质量发展一步步走深走实。聊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省委“三个坚决”要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坚决淘汰落后动能。长期以来,聊城的产业结构偏重,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达70%,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多,对传统发展模式依赖严重。近年来,土地、环境、能源等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烦恼”。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的“笼子”空间有限,如果旧鸟出不去,新鸟就进不来,必须下决心“腾笼换鸟”。因此,我们咬紧牙关降能耗、促减排,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企业,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摒弃传统思维、淘汰落后动能、转变发展方式,引导经济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淘汰散乱污企业3238家、落后燃煤发电机组207.6万千瓦、燃煤锅炉1952台,关停电解铝产能53万吨、焦化产能60万吨、钢铁产能514万吨,煤炭消费量下降232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近20%。比如,信发集团作为全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耗能企业,近年来,坚决按照国家要求压减过剩产能,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构建起热电、铝业、氯碱及精细化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由2012年煤炭消耗超出指标721万吨到2022年卖出碳排放指标1047万吨的巨大转变。再比如东阿县,近年来先是关停了年纳税1.4亿元的东昌焦化,又对年纳税4.6亿元的鑫华特钢实施了产业转移,为生物医药等新动能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同时,我们认真落实省委“四个区分”原则,对全市“两高”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毫不手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体验到了“壮士断腕”的痛苦和“浴火重生”的煎熬。但同时全市各级干部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对新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逐步消除了路径依赖和侥幸心理,更加坚定了动能转换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对这句话,我们有深切体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优质产品、先进技术要效益。聊城工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国家统计的41个行业大类中的32个,形成了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制造业产业,信发铝电、鲁西化工、东阿阿胶、中通客车等一批骨干企业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我们立足现有基础,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发展明显加快,东阿阿胶、冠县钢板等5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金帝精密机械、阳谷华泰等8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我们坚持把现有企业作为聊城发展的根基,鼓励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技改赋能、数字化转型进程。近年来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制造业技改项目1400余个,制造业技改投资平均增速超过24%,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焕发蓬勃的生机。比如,鲁西集团原先是一家以化肥为主要产品的企业,2013年化肥占比约为70%左右,财政贡献仅1.4亿元。经过近十年持续转方式、增效能,产品结构大幅优化,化肥占比已经下降到4%左右,高端化工产品占比则超过了90%。2019年,鲁西集团与中化集团联合建设聊城化工新材料千亿产业园,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鲁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50亿元,地方财政贡献13.2亿元,今年1-7月地方财政贡献更是达到了15.5亿元。

三是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我们坚持创新引领,成立了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48.6%;研发投入占比由2012年的1.83%,提高到2020年的2.95%。在生物医药方面,推动东阿阿胶与华润医药集团合作建设了华润生物产业园,打造高端生物制品生产和研发中试基地,是目前华润医药版块唯一一个具备生产和研发体系的生物药平台。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企业上云数量超1.3万家,先后建设了智慧东昌、聊云数据湖、河姆渡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创新中心等项目。2021年,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达到8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7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在未来发展中,聊城的动能转换还将面临很多挑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决不走“回头路”。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把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中心任务,彻底摒弃惯性思维和粗放发展模式,真正将新发展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更加注重项目质量,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更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奋力蹚出一条具有聊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子来。

(大众报业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王尚磊 唐学钰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