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苹果为啥卖到7元一斤?

大众日报记者 从春龙

2020-10-20 13:51:0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眼下正是红富士苹果的采收高峰期,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苹果价格两极分化现象依然突出,普通果反响平淡,优质果却“好女多家求”。在蓬莱龙山店一带,“85”优质果价格普遍在7元每斤,果型特别端正的,能卖到7.5元每斤。

“烟台好苹果,多在蓬莱;蓬莱好苹果,多在龙山店”。在本土和外地经销商心目中,这样的理念已基本达成共识。7元一斤的苹果到底长啥样?龙山店苹果为何备受市场欢迎?日前,在大辛店镇三十里堡村,记者找到了答案。

  果商敞开收 果农收益高

新品种“85果”成香饽饽

“我们在龙山店一带设了十余个收购点,敞开收购优质果。这里的‘响富1号’苹果果个大、色泽和表光特别好,我们的高端客商很青睐。”在村里的一处收购点,蓬莱易鑫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韩炜告诉记者。今年雨水丰沛,是苹果丰产年,但蓬莱苹果却遇到霜冻、冰雹袭击,优质苹果普遍较往年稀缺。但在龙山店一带,由于果农广泛进行了老旧品种改良,优质果率能达到80%左右,这在烟台地区并不多见。目前,韩炜与百果园、佳世客等大型果品经销企业合作,每年在高端市场销售龙山店苹果1200吨,预计明年“五一”前全部出库。

韩炜所说的“响富1号”,是由芽变“烟富3”繁育的品种,于2013年前后在这一带兴起,逐步推广到周边镇街。“我家有十余亩果园,经过逐年的老龄化改造,目前基本都更新为这个品种,好管理、收益高,儿子结婚买房、我们未来养老,全指望它们!”在三十里堡村一处果园,记者遇到了在自家果园采收苹果的果农王可建。59岁的他,种了30多年苹果,今年套了20万个袋。眼看着红彤彤的苹果就要换成钞票,忙碌了一年的他心里美滋滋的:“每亩除去3万元的管理成本,能剩1.5-2万元!”而谈到新品种的优势,他更是打开了话匣子:“抗病害、表光好,摘袋后3-4天就能全红,同样的管理,比普通品种优质果率提高20%,‘85果’占到40%!”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

再造“蓬莱海岸苹果”新优势

如今,“向质量要效益”已成为蓬莱果农和果品企业的共识。像王可建这样的果农,在龙山店一带比比皆是。“种苹果,好品种很关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据蓬莱荣发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鹏介绍,仅在三十里堡村,“响富1号”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目前这个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老龄化果园改造蔚然成风。李鹏曾在烟台创业,如今回到家乡与父母一起种植、销售苹果,积极构建苹果供应链,助力“蓬莱苹果”品牌价值的提升。

无论是李鹏这样的“新果农”,还是资深的果品种植企业、经销商,近几年,面对陕西苹果等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再造“蓬莱海岸苹果”的新优势,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果农、企业、合作社都在为之努力。

据蓬莱区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区苹果面积36.93万亩,总产达到107.9万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树势弱、品质差等问题,完成老龄果园更新改造63950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先后选育出“烟富1-6”“烟嘎1-3”“鑫早富”“八仙早富”“烟富10 ”“烟富7”和“元富红”等品种,引进“维纳斯黄金”中晚熟黄色新品种1个,引进试验免套袋苹果新品种5个,品种优化率达95%。扶持和壮大山东烟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沃森农业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本土苗木繁育基地,引导选育“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符合我区地域特点的新品种,实现品种优化替代,破解果品市场“同质化”问题。同时,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从基地建设、仓储加工、营销体系、品控体系、品牌建设、科技应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全链条发力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厉智敏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签审: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