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邹平篇章渐入佳境
大众日报记者 程芃芃
2021-11-19 11:51: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三月枣花飘香,四月海棠花海,五月头茬瓜熟、六月荷叶亭亭,7月莲花别样,直至中秋前后无花果、黄金梨、有机葡萄、圆铃枣相继丰收,现如今邹平境内黄河岸边处处一派田园风光。在这里,黄河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区、网红打卡地、乡村采摘园、民俗文化乐园一应俱全,一年一度的“沿着黄河去码头”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国际自行车邀请赛、黄河文化旅游节、海棠花节等文化体育活动赛事享誉全国。“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线路入选山东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山东省千里黄河自驾游廊道打卡游活动”入选全省旅游品牌营销典型案例,提升了邹平黄河旅游知名度。
“龙台看山色,醴泉听雨声。伏胜授经妙,刘徽算法精。范公苦读处,后乐先忧情。人文昌盛地,黄河过邹平。”2020年著名作家莫言畅游邹平,欣然赋诗一首。万里黄河奔流不息,在邹平境内绵延22公里。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邹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内涵,以全域旅游的概念整合黄河风光、地域文化、农业产业、乡村田园等资源,营造回归生活的环境氛围、“体验式”住宿、“慢悠化”交通、多元化户外运动,打造独具田园风光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故事”邹平篇章正渐入佳境。
元代名镇“齐东古城”历史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依托黄河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齐东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齐东古城遗址公园,遗址公园以“齐东古韵、黄河神韵、党建红韵”为主题,占地面积220余亩,园区内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让5000年黄河文化和600年齐东历史走出素纸铅书,幻化成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 位于黄河岸边的台子镇十公里水果长廊,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长廊位于黄河大堤的淤背区,全长12公里,每年8月到11月,各种水果轮番上市,这里生产的水果由于黄河泥土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格外香甜美味。
黄河第一险工——梯子坝,位于邹平市码头镇境内,全长1640米,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坝顶端由七段石坝组成,像一条巨龙由大堤伸向河道,因像架于黄河之上的梯子而得名,是黄河上坝基最长的险工,称为“黄河险工之最”。站在南岸的平台望去,它百转千回的“几”字,在这里留下写意的一弯,然后潇洒东去。黄河梯子坝风景更是绿树成荫,楼阁相映,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码头百年枣园是邹平黄河岸边的民俗打卡地,是“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内有枣树6000余株,其中最古老的枣树已经400多岁了,被称为“枣树之王”。相传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南征北战的时候曾经路过此地,喝过村中的井水,吃过树上的甜枣,因此,村中的井又被称为“皇井”、枣被称为“御枣。在这里可以赏枣花、品枣花蜜,还可以摘枣、打枣;可以拔萝卜、刨花生,还可以住在枣园人家、品原汁原味农家饭。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钟晓男 赵丽 报道)
责任编辑: 霍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