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创作是一种城市活动

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2022-12-07 07:21: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过一句广为征引的名言:“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的现代化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一个常被遗忘但又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代文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城市现象,中国现代文人是一个城市阶层,现代文学创作是一种城市活动。研究城市文学,是观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窗口。

刘仲国所著的《罅隙里的风景——“新市民小说”研究》,选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市民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当代都市文化理论、空间文化理论,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详细解读,将其置于二十世纪以来整个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历史序列中,认为它远承百年前“新鸳鸯蝴蝶派”和“海派小说”的传统,又携带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小说”“改革小说”的基因,经过“新写实小说”的试水和突破,方才以“去政治化的政治”和“民间立场”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正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城市化时代。

循着作家作品研究的经典路径,刘仲国认为“新市民小说”的作者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怀着摆脱乡土的决绝心愿进入城市,却又恰好赶上市场经济浪潮汹涌而至、体制光环黯然褪色、知识快速贬值的时代,因而作品中大多呈现了价值观分裂、心灵无处安居,精神犹疑彷徨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从怀乡病者到都市闯入者”“从摩登女郎到都市丽人”“从孤独丑角到边缘文人”三类人物身上,在叙事上告别了之前“先锋小说”的实验文体,大多借用通俗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和善恶有报等中国文学的传统框架,体现在审美特征上则完全不同于过去中国文学对“静”“稳”“中”的美学追求,着力突出城市生活瞬息万变、活力无限的超快节奏和难于把握,以此反映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现代城市对精神世界的压抑、对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和知识分子寻求自我救赎的艰难。这些要素和特征,在不同侧面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出场进行了铺垫。

正如该书书名所喻指,作为历史过渡期特定文学现象的“新市民小说”,如同“罅隙里的风景”,虽有其独特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但正因为它和诞生自身的那个时代同样处于探索期,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从文本深层看,很多青年作家(如邱华栋、张欣、何顿等)对城市“异化”的指控很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西方理论的叙事策略:在丰富而庞大的感性叙事和简单浅表的“反思”“批判”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自洽,叙事者内心的声音依然是对物质生活的迷恋,实际所信奉的是一种首鼠两端的犬儒主义哲学。如果以“新市民小说”呈现的市民话语来构建一个理想型市民社会,是空洞而可疑的。

因此,刘仲国认为,“新市民小说”的文学史意义远大于它本身的文学意义。除此之外,社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和维护,也决定了不能任由资本和物质的力量牵引着文学话语横冲直撞,否则它随时可能会冲决人性和审美的堤岸。(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梦馨 通讯员 雷苗苗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