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不到”到“流得通”,一张票据的“链上旅程”
大众新闻 胡羽 2025-09-26 15:54:40原创
供应链票据业务支持的企业
一张来自中小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过去可能因信用不足而被拒收、流转无门。如今,在山东,它却能插上“担保”的翅膀,蜕变为可在整个产业链中自由流通,甚至拆分使用的“硬通货”,开启一场奇妙的“链上旅程”。
今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鲁担惠企通”平台获批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这张“门票”让其成为全国首家获直连资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也为其首创的“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装上了高速引擎。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杨运涛,是这场旅程的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产业链生态中的核心中小企业,该公司时常面临研发投入与供应链资金需求的双重压力。“由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信用不对等,我们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通常不被接受。”杨运涛道出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转变始于2024年。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为他们的票据进行了“信用加持”。“现在供应商放心收票了,融资成本直接降了1.5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快——早上申请,下午票就开出来了,当天就能支付货款。”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获得超1亿元的开票额度。
这张供应链票据的旅程并未在威飞海洋结束。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可拆分”。获得担保增信后,它不再是“一整块”难以消化的大额凭证,而是可以像钞票一样,根据交易需要,拆分成更小的面额,沿着供应链继续向上游二级、三级供应商流转。
“‘供应链票据+担保’在担保增信的基础上,发挥信用载体机制,实现全链路流转,缓解了核心企业授信不足、传统商业承兑汇票流通性差的问题。”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胡世雄介绍。这张票据的旅程,最终汇入的是山东全省产业链金融生态的汪洋大海。“获批直连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后,利用自有平台进行自主定价、普惠经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可及、更普惠、更便捷的服务,让小微、‘三农’客户实实在在享受到担保与供应链票据的精准赋能。”胡世雄说。业务开展一年来,已有近700家企业踏上这趟旅程,促成供应链票据流转规模近200亿元。
从“普惠贷”到“普惠付”,强信用担保机构助力“一张票贯穿全产业链”,中小企业进而成为开票主体、成为票据源头,从而实现了从产业链末端向最上游的长链条票据支付,最大程度降低了账期成本、融资成本、摩擦成本等,保证了“强链”“固链”“稳链”,将对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提供强力支持,更是供应链金融生态的结构性提升。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