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商银行引金融活水,润绿水青山

大众新闻 胡羽   2025-09-26 15:07:57原创

在日照,山东某纸业有限公司惊喜地发现,手中的“排污许可证”不再只是一纸批文,而是变成了能够质押贷款的“资产凭证”。莱商银行以此为核心抵押物,为企业成功发放500万元“排污权质押贷款”,有效拓宽了企业绿色融资渠道,也成为该行首单落地的环境权益抵押创新业务。

这正是莱商银行发力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的生动缩影。“十四五”期间,莱商银行将绿色金融全面融入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构建起与绿色转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47.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26%,近3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领先。 

产品创新,“绿色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秋日的济南,阳光正好。在一处分布式光伏电站,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正将缕缕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也把“阳光收益”源源不断输向电网。而对济南某光伏发电公司负责人来说,2022年9月7日,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拿到了来自莱商银行的1900万元“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

这不是一笔普通的贷款,它不仅是莱商银行系统内首笔该类创新业务,更像一把钥匙,解开了企业在阶段性补贴发放与持续再生产之间的资金“死结”。该光伏发电公司共建设5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25KW,年发电量810万度。但由于补贴资金未能及时到账,扩大再生产面临压力。莱商银行营业部主动对接、快速响应,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最终以企业“已确权未到账补贴”为质押,使其成功实现预收益变现。

产品创新是莱商银行绿色金融体系的引擎。该行以核心产品“光伏贷”“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为基础,建立创新信用类、专利类、共担类特色产品体系。通过扩展绿色贷款合格抵(质)押物,扩大碳排放权、排污权抵押使用范围、业务总量,探索将用能权、用水权、绿色电力证书等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纳入合格抵(质)押物,丰富绿色信贷产品押品种类,有效满足企业绿色信贷需求。

除信贷创新外,莱商银行正不断拓展绿色直接融资渠道。去年,该行成功发行2024年山东省内首只绿色金融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40%,全场认购倍数高达2.71倍,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绿色转型发展的高度认可。截至2025年6月末,莱商银行发行的存量绿色金融债券达10亿元。

从助力企业“阳光收益”变现,到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莱商银行正以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标杆银行”品牌形象。

领域聚焦,“绿色沙盘”精准引流金融活水

如何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环保修复、节能降碳、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考验着一家金融机构的战略眼光与执行能力。

莱商银行积极响应美丽山东建设部署,持续优化信贷投向,将资源聚焦于“四增四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绿色项目。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达34.83亿元,较年初增长17.79%;节能降碳产业贷款余额10.75亿元,增幅6.86%,绿色信贷正以可观增速成为资产结构调整的新引擎。

在明确大方向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精准对接?莱商银行的做法是建立“绿色金融客户沙盘”。该行依托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发布的环保、碳金融、绿色建筑等重点项目清单,系统构建分类项目库,形成动态跟踪、分级管理的客户对接机制。通过持续完善沙盘入库标准、强化潜在客户考察与定期调度,莱商银行拓宽了信息获取与服务响应渠道,真正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显著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在授信政策层面,莱商银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指引,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明确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客户准入与支持标准。一方面,该行充分运用“审批、放款、汇兑”三大绿色通道,建立专项信贷审批机制;另一方面,对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突出的绿色企业,采取“一户一议”差异化授信,并配套利率优惠,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结合各分行生态资源特点,不断尝试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探索将生态碳汇、GEP(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收益权等作为贷款还款来源,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例如,该行成功为曹县某黄河水生态保护及治理项目发放9000万元贷款,用于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成为金融支持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制度引领,考核“指挥棒”转向绿色KPI

制度是蓝图落地的重要保障,在绿色金融这条新赛道上,莱商银行深谙此道。他们系统性推进了一场从战略到考核、从组织到流程的全面制度变革。

“十四五”期间,莱商银行出台《绿色金融工作发展战略(2023—2027)》《绿色金融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将绿色金融发展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文件白纸黑字,路径清晰:建立“董事会—高管层—分支行”三级联动机制,确保绿色金融事项层层推进、有效落地。

总行授信审批部成为绿色金融牵头部门,授信审批部与公司金融部分别设立“科创绿色业务审查中心”和“政策及产品中心”,前者专注绿色贷款评审与制度构建,后者统筹产品创新与考核管理。各分行设置绿色金融专岗,推动服务下沉。一条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就此成形。

在全行绿色转型过程中,考核机制发挥了导向作用。

莱商银行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KPI体系,绿色贷款考核归属社会责任类考核指标,并在《分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2025年版)》中明确:绿色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获贷主体数不能低于上年。值得注意的是,绿色贷款资本成本占用按常规贷款的50%考核,这切实减轻了各分行推动绿色贷款的资金压力,提高了业务积极性。

评估结果也不再是“纸上通报”。每半年,总行与人行山东省分行同步汇总评估结果,对绿色金融成效突出的分支机构,给予额度、期限、利率、成本等多方面政策倾斜。“做好绿色金融,不吃亏,还有甜头”——这种实实在在的激励,让绿色经营成为理性选择。

当前,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莱商银行正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未来,莱商银行将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发展沃土,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新思维和新模式,优化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强化资源倾斜和要素保障,增强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