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场演出撑起一个IPO!印象大红袍二次冲刺港交所
鹰眼IPO观察 | 2025-10-16 12:38:36 原创

10月16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大红袍”)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武夷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旗下的文旅服务企业,公司凭借《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要在港股闯出一个IPO。

九成收入来自演出
“印象”系列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躍联手打造,包含《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普陀》、《印象·武隆》、《印象·大红袍》。
作为“印象”系列的大型户外演出之一,《印象·大红袍》自2010年3月29日开始首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4年,印象大红袍的标志性演出按票房收入计在国内所有的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中排名第三,在所有文旅演出中排名第十。
招股书显示,《印象·大红袍》演出拥有2099个座位,其中包含1521个普通座和578个VIP座;普通座售价为238元,VIP座售价为268元至688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印象·大红袍》演出已超过6700场次。
财务资料显示,印象大红袍收入主要来自《印象·大红袍》演出。
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度、2025年上半年)内,印象大红袍分别实现收入6303.9万元、1.44亿元、1.37亿元、5588.4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9.9万元、4750.4万元、4280.9万元、677.5万元。
报告期内,《印象·大红袍》分别演出355场、567场、518场及214场,产生的收入分别为5760万元、1.36亿元、1.3亿元、4910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1.4%、94.3%、94.6%、及87.8%。
印象大红袍也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依赖单一的《印象·大红袍》演出存在较多风险,游客喜好的改变、武夷山吸引游客的能力、影响演出的事故、同业竞争都会使得公司经营面临较大风险。
其他业务增长疲软
除《印象·大红袍》演出外,公司还经营印象文旅小镇,包括武夷山茶博园4A级景区、印象建州美食主题街区、武夷茶研习社及坐落在武夷山度假区内的茶汤酒店。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其他业务表现并不乐观。报告期内,茶汤酒店入住率一直不高,分别为10.2%、22.6%、21.8%及24.8%,这也导致茶汤酒店同期分别亏损650万元、550万元、620万元、270万元。同期,公司印象文旅小镇业务毛利率一直下滑,分别为55.6%、59.1%、52.6%、40.3%。
为了丰富演出内容,2025年5月1日,印象大红袍正式推出新演出《月映武夷》。不过,由于筹备及设置演出需要初期开支及为宣传演出的大量营销工作,《月映武夷》自首演以来一直是亏损状态,截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180万元。
此外,招股书显示,《月映武夷》的投资回报期约10年,盈亏平衡点预计在2028年前。公司称无法保证《月映武夷》会收支平衡或获利。倘若公司未能长远改善《月映武夷》的亏损状况,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赵帅)
责任编辑: 石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