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告别插卡时代!三大运营商 eSIM 落地,山东线下可办理
经导深观 | 2025-10-17 17:27:54 原创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日前先后官宣,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其中,中国电信确认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区市正式上市销售。
在此之前,eSIM其实已经悄悄走进智能手表、车载导航,甚至儿童电话手表。现在,它终于来到了十几亿人每天握在手里的手机上。
从需要用针戳开卡槽、小心翼翼换卡的年代,到手机联网就能远程写号的未来,这一变化更贴近每个人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通讯生活。
山东已可以办理eSIM业务
eSIM被称为嵌入式SIM卡,它将传统的SIM卡功能电子化并直接集成到设备芯片中,无须物理卡槽,用户可通过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切换和管理。
中国联通客服表示,目前已累计适配75款终端(含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中国移动称,将提供全体系eSIM产品支持,不仅涵盖手机,还会扩展至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形态;中国电信表示,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市正式上市销售,用户可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eSIM手机业务。
10月16日下午,在中国移动济南共青团路营业厅,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营业厅内并没有大篇幅的eSIM宣传,只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桌子上摆放着“一号双端”的业务介绍。“我们是在昨天(10月15日)上线的这个业务。”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办理条件,中国移动在其eSIM办理须知中表示,仅支持在中国大陆上市且适配中国移动eSIM服务的手机终端,暂不支持海外版设备;需符合“一证五号”规定(即同一证件名下最多办理5个号码,含eSIM号码),且仅限中国移动自有营业厅线下办理。
中国移动的自营营业厅客户经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明确设备可办理eSIM业务且满足相关条件后,机主可携带身份证和手机到营业厅办理,“我们先验证手机的IMEI和EID信息,签署协议后,在营业员帮助下下载卡数据,确认号码可以正常使用。目前eSIM套餐与实体卡套餐一致。”
不过该客户经理也表示,目前刚刚上线,业务员操作还不熟悉,而且系统还在调试中,因此可能会出现需要多次操作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移动明确表示,同一台eSIM手机最多可开通2个国内运营商的eSIM号码;办理成功后,须在72小时内完成卡数据下载,否则数据将失效,需重新办理;若更换eSIM手机,需携带新手机和证件到营业厅办理换卡业务。
给智能设备装上“通用身份证”
在长期关注电信行业的分析师江林看来,三大运营商eSIM的商用将逐步改变人们的通讯生活。
江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eSIM技术自2016年标准发布以来,已走过9年的演进历程。苹果在iPhone14美版尝试取消实体卡,三星则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eSIM能为手机节省15%主板空间、提升防水性能,还能大幅降低国际漫游成本。
“无论是技术架构还是物理形态,eSIM安全性均优于传统的实体卡。如果把传统的实体卡定义为‘移动硬盘’的话,那么eSIM就可以看成是‘焊死的固态硬盘’,直接把手机号等身份验证存为硬件了,更安全。”江林表示。
而对于经常出国的人来说,eSIM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在线购买旅行目的地的数据套餐,省去更换实体SIM卡的麻烦。
此外,eSIM的商用也让一号多端成为现实。江林举例说明,以前智能手表和手机是通过蓝牙连接,一旦超出蓝牙传输距离,智能手表和手机就会断开。eSIM商用后,运营商提供的多终端业务是多个终端共享同一个号码的业务,用户将手机号码与eSIM终端设备进行绑定,绑定后手机即为主设备,eSIM终端设备即为副设备。副设备具备独立的数据流量功能和语音通信功能,但不具备短彩信等业务功能。
江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eSIM本质上是给所有智能设备装了一个“通用身份证”,能打通手机、手表、汽车、家电之间的连接壁垒。所有设备共用一个号码套餐,流量可以跨设备分配,不会出现“手机流量用不完,车载流量不够用”的情况,构建了“个人—穿戴—出行”的eSIM生态闭环。未来连平板、笔记本、AR眼镜都可能加入这个生态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责任编辑:吴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