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时刻|从5.2%看全年:为何说完成预期目标稳了

风口智库 |  2025-10-20 17:02:01 原创

刘晓来源:风口财经客户端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编者按: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 “临门一脚” 的决战决胜期,更是 “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冲刺季。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越是风急雨骤,越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入手,抓紧干、务实干、加油干。

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关系“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在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之际,为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围绕宏观政策、经济数据、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等核心领域,风口财经推出 “冲刺时刻” 特别策划,为全年目标达成与未来发展蓄力赋能。

同比增长5.2%,这是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上午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增速。

分季度来看,今年一季度是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如何看待这样的经济增速?全年发展目标能实现吗?

10月15日,消费者在江苏南京一家农贸市场选购蔬菜。新华社发

1.

三季度经济增速比二季度回落整整0.4个百分点。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有三点问题要讲清楚:

其一,这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国际看,三季度以来,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部分行业增势减缓客观上影响经济增速回落。

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其二,前三季度5.2%、第三季度4.8%的增速已是难能可贵。

前三季度5.2%的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能够保持稳定发展殊为不易。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即便是单从三季度看,4.8%的经济增速水平也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其三,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

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

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别为5.4%、5.2%和4.8%。与2024年类似,经济走势继续呈现出“前高后稳”的特征。

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河北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华社发

2.

抛开增速,再来看看发展质量。

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比如从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来看,2024年R&D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方面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兴领域投资扩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再比如,前三季度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另外,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总体而言,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两新”等扩内需政策加力扩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0月15日,市民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发

3.

当前,经济运行已经进入四季度。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四季度又是一年的收官之季,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决胜、“临门一脚”的关键期。

综合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十四”规划圆满收官,已是胜利在望。

四季度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

但要看到,冲刺四季度、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经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动能来看,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发展支撑来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

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比如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有基础有支撑,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王青认为,着眼于稳定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上升,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下,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4.7%左右,进而顺利完成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预计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将实现5.0%~5.2%左右的较快增长,全年GDP有望达到5.1%左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四季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持续释放、稳外贸稳消费新政逐步落地,叠加高技术产业引领作用增强、房地产市场企稳态势巩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夯实,为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责任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