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集团:全链条赋能实体经济数智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打造省级金融控股集团
金融首发 | 2025-10-21 16:39:02 原创
王新蕾来源:大众新闻

让不良资产“变废为宝”,助力全省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做人民群众信赖的财富管理与传承者,管理家族信托规模650亿元;以耐心资本“全程陪跑”,把300多家企业从“小不点”培育成“参天木”;当普惠金融“开路先锋”,供应链业务投放超10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投放达50亿元、“惠农贷”产品助4000余农户增收;建设运营山东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用户获得授信、实现放款均突破200亿元;增信业务市场竞争力及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累计提供145.27亿元增信服务,连续两年位列山东区域债券增信业务新增规模首位。
当前,作为省属重要骨干金融企业,鲁信集团正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实业协同联动优势,以全链条赋能实体经济,以数智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十五五”时期是鲁信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鲁信集团将坚持金融、投资、实业三轮驱动,加快向“综合金融服务集成商”和“系统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坚定不移打造省级金融控股集团。
逆周期下
让不良资产“变废为宝”
从无人问津到竞价150轮,重庆解放碑扬子岛酒店项目“变废为宝”,成交价较挂牌价溢价10.61%,较抵债裁定溢价29.76%,如何做到?
“让‘烫手山芋’变成抢手资产,关键是要挖掘出资产的潜在价值。”鲁信集团旗下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金融资产”)总经理助理郭宏韬介绍,他们以物抵债,解决了债权债务纠纷,推进核心资产净化剥离,并在抵债过户后积极对接意向客户,实现了高于预期的处置成果。
当前,各行各业正加速出清不良资产。作为省属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山东金融资产发挥逆周期调节功效,在助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服务各市“保交楼”项目、整合资源激活问题资产等领域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山东金融资产新增不良资产投放超90亿元,累计收购不良债权超290亿元,稳居省内同类机构前列,助推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体经济释放出更多信贷空间。
化解问题公司风险,同样是山东金融资产的重点发力领域。针对基建、城市更新等领域企业“负债高、融资难”痛点,山东金融资产量身定制多维度解决方案,为实体企业纾困赋能。
此外,山东金融资产助推山东省首例上市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件落地,收购东方海洋关联不良资产1.1亿元,通过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并化解了职工安置、财产处置等难题,保障了632家债权人及近1.9万名中小投资者权益。
回归本源
管理家族信托规模近650亿元
9月30日上午11时,青岛市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同和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各色菜品整齐放好,取餐窗口排起队伍。
这个养老食堂资助项目,源自鲁信集团旗下的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与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信”)在9月29日发起设立“鲁信公益养老服务信托1号”。
该信托以市场化机制为省内公益养老事业搭建起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渠道,破解了传统养老服务供给中“资金短缺、长效性不足”的难题,推动社会资本实现“公益投入”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山东国信坚定回归业务本源,在服务信托领域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山东国信推出“睿晟系列”账户管理服务信托,打造企业“信托钱包”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6月末,成功落地8单,受托规模达3.6亿元。针对股权交易场景,“山东信托·托付1号”于2025年4月成功清算退出,这是服务信托领域首单股权收购交易资金监管保障服务信托,也是山东国信在行政管理服务信托领域的领先实践。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山东国信于2025年1月落地省内首单数据科技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为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与价值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家族信托是山东国信长期坚持和重点开展的战略性业务。山东国信以信义文化为引领、服务思维为导向,着力打造“德善齐家”家族信托品牌,截至2025年8月末,管理家族信托规模近650亿元,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前瞻布局
以耐心资本“全程陪跑”
“2021年,鲁信创投在关键节点的战略注资,让我们的德州基地建成投产,使我们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全部自研、自主可控。”微焓科技董事长孙萌介绍。
10月11日,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为平台,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在此次任务中,微焓科技承担了火箭末修级动力系统全流程热控服务工作,为发射提供了可靠的热环境保障。
基于对初创期科创型项目的专业辨别能力与赛道把握能力,鲁信集团直管企业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创投”)旗下基金于2021年对微焓科技投资入股,并持续为其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
“当初投资时,我们明确表示,不要求企业很快就能实现产值跃升,而是通过提前布局,在卫星制造产业化时代来临时能够抓住甚至引领这一变革。”鲁信创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邱方说,“商业航天赛道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长周期的‘四高一长’特征。企业发展有很多挑战,需要耐心资本助其度过量产前的‘深蹲期’,让越来越多的民营‘破局者’远赴星河,投身航天强国建设。”
“有了德州基地后,我们快速补齐了生产要素、完善了验证环节、拿到了CNAS认证等权威许可,获得了星网和G60星座批量化订单,在行业内率先集成了卫星热控系统和本体结构的生产制造环节,为企业向着‘卫星制造公司’定位转型提供了先决条件。”孙萌表示。
近年来,鲁信创投加大布局“硬科技”项目,90%以上资金投入“硬科技”领域,累计投资企业300余家,助推40多家企业登陆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培育了一批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
持续创新
当普惠金融“开路先锋”
近日,在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的工地上,直径800毫米的球墨铸铁管道正在有序铺设。“保理资金快速到位,使得主管网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了45天完成。”兖州农村供排水升级项目工程师乔国栋介绍,“让用水数据都能实时上传,惠及3个乡镇58个行政村的12万村民。”
由于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施工企业常面临工程款结算与短期周转的矛盾。基于施工企业对项目方的应收账款,鲁信集团旗下山东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投资”)依托商业保理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应收账款融资+工程进度绑定”模式,为项目提供了5000万元专项保理融资,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山东投资直管企业山东省鲁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小贷”)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为省内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灵活资金支持,自2024年4月落地以来投放资金4.28亿元。以单县青山羊养殖产业为例,鲁信小贷打造了“乡村振兴产业贷”细分产品——“青山羊产业贷”,推出“以羊定贷、购羊放贷、售羊还贷、闭环运行”模式,为当地养殖企业、农户和省内“单县羊肉汤”品牌直营店提供3000万元综合授信,帮助养殖存栏量增加近3万只,带动当地300余户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以公共数据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使命,鲁信集团旗下山东省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征信”)建设运营了山东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暨省级地方征信平台,推动建设全省融资信用服务“一张网”,已入驻金融机构286家,发布金融产品246款,直接促成融资累计超1200亿元。
此外,山东征信协同推进数字化金控总部“5511”工程建设,配合集团公司金融科技部,按期完成运营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全面风险管理平台、财务资金一体化平台、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审计管理系统、党建管理系统、智慧大厦服务平台及OA优化升级等数字化项目的实施工作,数据中心及同城灾备等基础设施顺利完工,集团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治理能力实现长足进步。
产融结合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鲁信集团旗下山东鲁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实业”)、山东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油气”)承担着山东省天然气环网和省级储气设施建设任务,联合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管网等央企,建设运营天然气管道4000余公里,累计输销气量超1000亿方,为我省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为将天然气送到千家万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鲁信实业与中国石化合资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中国石化第一家合资经营的省级专业化燃气投资公司和天然气综合利用公司——山东实华公司。截至2025年7月,山东实华公司累计经营天然气超26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约31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50万吨、二氧化硫27万吨,相当于植树25亿棵。
政策助推下,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开进农村。补齐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山东油气与聊城财信合资组建山东省鲁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鲁昊新能源公司”),建设布局了一批充电站项目。
据介绍,鲁昊新能源公司全面提速充电站建设,真正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预计到年底累计运营36座充电场站,充电终端400多个,助力城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展望“十五五”,鲁信集团将扎实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数智化转型与主营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多牌照协同优势,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快向“综合金融服务集成商”和“系统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责任编辑: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