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暖护银龄客群
金融首发 | 2025-11-03 15:58:25 原创
都亚男 来源:大众新闻
“农商银行的手机银行真好用,字大、画面简洁,还能免费跨行转账。”提起农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家住费县薛庄镇的王大爷总是赞不绝口。原来,王大爷着急汇款给身在外地的老伴治病,费县农商银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开通了手机银行,成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只是全省农商银行做好养老金融、暖护银龄客群的一个案例。近年来,省农信联社聚焦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持续在创新产品体系、丰富服务场景、优化服务方式等方面下功夫,让产品更对路、服务更贴心、场景更舒心,全力满足老年客群的金融需求,助力提升老年客群生活品质。
产品更丰富
让养老多一份安心
“有了济南农商银行这笔贷款资金,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了。”济南某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该公司是一家扎根泉城、累计服务家庭超20万人次的知名家政与养老服务品牌,但养老服务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专业人才培训、服务设施升级等都需要持续的资金保障。济南农商银行了解企业情况后,利用“养老产业贷”审批高效、利率优惠、担保灵活的优势直击企业融资堵点,短短几日便完成1500万元贷款发放。
同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岱岳,岱岳农商银行在“养老产业专项走访”中了解到山东寿比泰山医养管理有限公司有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上门对接,为其量身定制了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授信方案,解了燃眉之急。在寿光,寿光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大走访”中,了解到寿光市金美德健康养老有限公司正为扩大床位等规模的资金而发愁,便精准匹配“助企贷”产品,成功发放两笔共计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为养老机构发展注入及时雨。在沂南,针对“山东抗战老兵照护中心”和“沂南县新中国成立前入党老党员照护中心”的沂南县天河养老服务中心,沂南农商银行及时注入了1500万元的资金活水,助力该中心托管县社会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为770余位特困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还承接起兜底保障服务。在淄川,淄川农商银行为淄博国艺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快速提供信贷支持,助力该公司配置42张床位,有效服务当地27位老人,保障了养老服务的稳定运转……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聚焦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全力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创新融资方式,将应收账款、床位收费权等纳入抵质押范围,利用“流水贷”“电商贷”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企业、物流配送、卫生医疗,以及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等服务的养老企业信贷支持,全力满足老年人在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服务更便捷
让养老多一份舒心
不会使用ATM机、手机银行等工具,曾是老年客群面临的难题,全省农商银行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适老化服务便利性。
针对老年客户不熟悉智能设备、难以独立完成手机银行操作等现实困难,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推行首问负责制,安排老年客户服务“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手把手”指导老年客户使用智慧柜员机、ATM机等自助设备,同时丰富老年人版本手机银行功能,以大屏幕、大字体、操作简单的特点,依托语音引导、大字显示、一键操作等适老功能,覆盖养老金查询、转账、缴费等高频业务,全力提升老年人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除了提升传统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全省农商银行还注重服务场景的创新,通过创设老年大学、金色年华俱乐部等形式,积极开展爱老敬老主题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以前退休在家,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守着电视,日子过得太单调。自从加入金荷俱乐部,每周都能和老伙计们聚在一起,做手工聊天,生活有意思多了!”微山农商银行金河俱乐部会员李大爷兴高采烈地说。小小的活动室,成了老人们的“欢乐基地”,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搭建起了邻里交流的桥梁。自运行以来,金荷俱乐部已开展红歌演唱、反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花卉养护、掼蛋比赛等活动90余场次,广受老年朋友的好评。

沂水农商银行启动“暖冬行动”,组建专属“暖冬服务小队”,将移动办公终端“搬”进小区、“送”到老人家门口,让金融服务主动贴近养老需求。
邹平农商银行联合邹平市老年大学成立“金色年华俱乐部”,开展了广场舞大赛、柔力球大赛、健身操大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服务老年客户3000余位,获得了老年客户的一致好评。
“奶奶,你笑起来真好看。”利津农商银行自2024年3月启动“微笑定格 银发映像”公益摄影行动以来,“沃土红——晚晴”志愿小组已相继服务200多位老人。一张张幸福笑脸瞬间定格、溢出屏幕。
响应更及时
让养老多一份放心
“老伴腿脚不便,密码忘了取不了钱,正发愁呢,农商银行的人就上门了!”临沭县大兴镇的王阿姨回忆道。此前,她老伴的养老金卡密码遗忘,无法支取补贴,可老人卧床多年,根本无法到网点办理重置业务。得知情况后,临沭农商银行立即启动“上门服务机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驱车赶到王阿姨家,现场核实身份、采集指纹,仅用半小时就完成密码重置。
除了提供上门服务外,全省农商银行还积极开展防非反诈宣传,强化老年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盼着你们来,跟我唠唠嗑,还能学习实用的金融知识!”十里望镇冯庄村刘奶奶握着禹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手,话语里满是信赖与期盼。刘奶奶年事已高又独居在家,禹城农商银行“红马甲”服务队在上门为老人激活了社保卡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关怀联系,针对老年群体金融知识薄弱环节,面对面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假币等知识并现场答疑解惑,提高老年人的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驻点办公2000余次,提供上门服务百余次,发放“零钱包”2000余个。
针对电信诈骗日益频发、老年人是受骗高风险人群的背景,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依托“四张清单”对接、重点行业客群营销等活动,主动开展驻点办公、驻村办公,在老年人居住集中的乡村、社区、养老机构,开展专题讲座、金融夜校,普及防范电信欺诈、非法集资等知识,引导老年人建立科学储蓄、消费、养老理念,全力守护老年客群各项权益。
(大众新闻记者 都亚男)
责任编辑: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