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丨当小米17邂逅淄博琉璃:于科技中融入传统,屏保蹭出高热度
在场 | 2025-11-04 17:41:50 原创
徐晓会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11月4日,“琉光溢彩来见好客山东另一面”琉璃科技艺术体验展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启幕,小米17手机与淄博琉璃的跨界合作成为最大亮点,四件琉璃艺术作品入选小米17手机屏保,让千年非遗技艺走进千万用户日常生活。


此次入选的四件作品《儒学圣典》《黄河水纹》《泰山彩韵》《齐鲁花冠》,均出自淄博小炉匠琉璃灯工工作室主理人任波之手。淄博琉璃灯工技艺,被誉为“火中雕塑”,需在1200摄氏度高温下精准塑形,传承上千年,唐代起便是宫廷御制工坊的重要技艺。任波在坚守古法工序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儒家文化、黄河奔腾、泰山雄奇等齐鲁文化符号熔铸于琉璃之中,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灯工琉璃是一门有温度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对传统的敬畏。”任波介绍,此次与小米跨界合作,旨在让非遗技艺摆脱博物馆的“橱窗限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的作品质感独特、光彩照人,与小米17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屏显的质感,更让用户在解锁手机时便能邂逅非遗之美。


小米集团中国区山东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崔媛姝介绍,选择淄博琉璃作为屏保,因其承载千年非遗底蕴,火淬的幻彩与小米理念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既是对传统匠心的致敬,也是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为用户带来独特的视觉与文化体验。
展览现场,屏保作品摆件展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打卡。大家纷纷感叹,这一创新举措让传统文化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馆长刘莲静表示,此次跨界合作是非遗活化中“守正创新”的成功实践,既守住了千年琉璃技艺的匠心根本,又创出了科技赋能的传播新径。


此次小米17与淄博琉璃的跨界合作,不仅为手机屏保市场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更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从博物馆到手机屏幕,传统与科技的奇妙碰撞,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也让“好美淄博”的文化名片更加鲜活。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徐晓会)
责任编辑:李中丽
